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8年第22期
编号:11730366
急救护士心理紧张程度的调查与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08年第22期
     3.2.2.2 护士长建立与急救护士之间融洽的关系,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沟通。在工作上,护士长应掌握缓冲护士心理压力的技巧,给予急救护士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如遇到重大抢救、突发事件急救护理之后,利用讨论会的形式让急救护士讨论在工作过程中在专业技术、心理变化方面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便于以后总结。在生活上,急救护士还担当的各种社会角色(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会与工作相冲突,这时护士长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解决困难,使急救护士在科室工作中感到家庭般的温暖,对缓解心理紧张程度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3.2.3 加强培养急救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能力,提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所谓的“沟通”,也就是多与病人及家属“说”。要求急救无论是在给病人之时,护理或是抢救,均要给病人或者病人或家属“说”到位,取得良好的沟通。让急救护士掌握与病人与家属沟通的技巧,特别强调在与一些特殊的病人家属,如车祸伤、意外伤害危重病人沟通时,要本着对病人高度的同情心,诚恳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以解除病人家属焦虑的心情,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培养急救护士良好的应付方式——即解决问题应付方式,帮助急救护士养成能理智的应付困境,吸取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去应付困难,努力改变现状,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提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3.2.4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抢救能力

    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抢救能力,熟练而有序的应付各种抢救,只有娴熟的操作技术,抢救技术过硬才能使病人及家属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二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训,提高在应激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工作时间短,年轻的急救护士,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与她们的心理素质不成熟,急救技术不熟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着重对她们进行培训,使她们在心理上做好承受工作压力的准备[8],从而能较好的胜任紧张状态下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霍宗红,莫玉梅、许邦文.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54.

    [2] Breakwell GM.Stress checklist[J].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1990,90(8): 31–33.

    [3]胡荣,杜益平,王伟智.急诊科护士紧张程度的调查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4,29(11):675.

    [4]周莉,刘玉馥.危重抢救对护士的心理影响及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3.12(3):97-98.

    [5]戴琴,冯正直,谢刚敏.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88-490.

    [6]Berkowitz LL.Breaking down teh barriers: improving physician by-in of CPR Systems[J]. Health Inform 1997;14:73-76.

    [7] Locke CJ,Berg RA,Sanders AB,et al. Milander MM,Kern KB,Ewy BA. Bystand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oncerns about mouth-to-mouth contact[J].Arch Intern Med. 1995,155:938-943.

    [8] 曾燕.急诊护士护理道德与护理质量的因果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77-78.

    (收稿日期:2008-11-03), 百拇医药(王晓松)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