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31期
编号:13072220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1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 以供参考以及研究。方法 106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通过动态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联合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 探究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 观察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临床特点一般为四肢无力、神经功能受到损伤等, 通过常规方法联合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可提高治疗效果, 缓解患者不良症状, 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特点;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77

    正己烷主要是一种饱和脂肪烃类的毒物[1], 具有一定的高脂溶性, 会在患者体内进行一定的储存, 当储存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 则会引起正己烷中毒现象。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106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06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 通过动态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3例。对照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中, 男、女比为8∶45, 平均年龄(26.58±5.57)岁。观察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中, 男、女比为7∶46, 平均年龄(27.41±6.0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临床特点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一般为四肢无力、神经功能受到损伤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抬腿困难等症状, 患者还会出现上下楼、下蹲、站立等不能自己一个人完成, 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不能自主吃饭、无法握笔等情况。同时,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眩、睡眠障碍等。

    1.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即对患者补充维生素等, 对患者注射维生素B12(500 μg)进行治疗, 每2天进行1次肌内注射。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 常规方法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之后对患者采用神经生长因子(12 μg)进行注射, 1次/d。

    1. 4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分为显效(患者的肌腱恢复正常, 可自由进行活动)、有效(患者的肌腱逐渐恢复正常, 可自由活动)以及无效(患者的肌腱与治疗前相同, 且依旧不能够自由活动)三个指标, 总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 观察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正己烷是一种比较容易挥发的工业有机溶剂, 过量的接触会导致患者的周围神经出现损害[2], 早期一般无临床症状, 但是一旦出现症状, 很容易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同时, 正己烷中毒患者还有可能会发生周围神经病变, 若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 则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 针对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需要采取较好的方法进行治疗, 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本文研究主要针对106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本文研究结果中显示,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 观察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正己烷主要是通过长时间接触从而逐渐进入患者体内, 主要分布在患者的肝脏、血液以及神经组织之中[3], 临床一般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但治疗效果并不佳, 因此, 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 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蛋白质[4], 能够针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促进再生, 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的神经元基因表达,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正己烷主要是一种蓄积作用的直链烷烃类毒物, 一般作为溶剂或者是清洗剂广泛应用于触摸屏的生产、印刷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子产品的逐渐增多, 群体发现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主要是因为人们对职业性正己烷中毒疾病并没有进行一定的认识, 从而导致患者在出现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疾病时, 不明白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另外, 部分三级以上的医院也会将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疾病误诊为其他疾病或者将此类疾病诊断为疑难杂症等, 从而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同时,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主要是因为电子产品相关工人在短期内触碰比较高浓度的正己烷, 从而造成的一种中毒现象, 其一般表现为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发生肢体酸痛、双腿发软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关学者还曾经表明[5, 6], 当正己烷逐渐进入患者身体中后, 会逐渐分布于患者的血液以及神经组织内, 因此, 正己烷中毒的机制可能会与患者体内的代谢存在一定的关系, 由于患者的代谢发生一定的障碍, 抑制了患者的神经细胞酶的活性, 从而抑制住了患者的神经纤维情况, 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周围神经损伤。另外,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首次发生临床症状一般为四肢无力、感觉障碍等, 若患者病情比较严重, 还会造成患者自身双膝反射消失等,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 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诊断以及治疗,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 http://www.100md.com(程美琴)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