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31期
编号:13072191
体重指数对慢阻肺患者开胸术后恢复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
     【摘要】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开胸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慢阻肺因肺减容开胸手术后患者, 按照体重指数分为正常组(体重指数18.50~24.99 kg/m2)和偏瘦组(体重指数<18.50 kg/m2), 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及化痰剂等治疗, 并给予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预后效果。结果 正常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偏瘦组(P<0.05)。正常组患者合并呼吸衰竭发生率为4.44%、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死亡率为2.22%, 均显著低于偏瘦组患者的20.00%、31.11%、13.33% (P<0.05)。结论 慢阻肺开胸手术后患者体重指数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保持患者正常体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预后效果。

    【关键词】 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48

    慢阻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该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且患者的病情呈进行性发展, 该疾病主要与异常炎症和肺部存在有害颗粒和气体有关, 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于慢阻肺患者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若未及时采取治疗, 患者病情加剧, 可能需要采取开胸术进行治疗[1]。而对于慢阻肺开胸手术后的患者, 如何对患者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逐渐成为了临床医师们关注的重点[2]。据相关研究显示, 慢阻肺开胸手术后患者的体重指数与术后出现的不良事件有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