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26期
编号:12949776
超声新技术在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临床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超声新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 CHF)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40例CHF患者依据CHF合并情况划分为A组和B组, 各20例。A组为CHF合并窄QRS波;B组为CHF合并宽QRS波;将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三组入选研究对象都进行超声新技术检查, 观察三组的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以及不同步情况。结果 参照组、B组、A组心率分别为(72.39±1.85)、(77.02±0.28)、(75.98±0.19)次/min;LVEDD分别为(43.69±2.89)、(68.74±0.34)、(65.91±0.34)mm;LVEDV分别为(77.98±2.64)、(182.56±0.36)、(179.87±0.32)ml;LVESV分别为(28.94±1.67)、(126.47±0.33)、(122.25±0.37);LVEF分别为(62.35±0.24)%、(29.94±0.28)%、(28.46±3.44)%;斑点追踪显像(STI)分别为(3.08±0.06)、(12.68±0.49)、(10.87±0.24)ms;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分别为(26.98±0.19)、(131.19±0.28)、(122.52±0.64)ms;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分别为(59.64±0.28)%、(156.66±0.47)%、(146.98±0.28)%。B组和A组心率、LVEDD、LVEDV、LVESV、STI、DTI、RT-3D高于参照组(P<0.05);LVEF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A、B两组在全部指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超声新技术应用在CHF检测过程中, 可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 具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 超声新技术;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同步性检测;临床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045

    CHF是指患者组织以及气管灌注不够, 而且存在肺部以及体循环异常的一种综合征, 是中老年健康杀手[1]。据权威机构数据调查结果表明, 美国>65岁死于CHF的患者高达10%, 我国大陆现阶段CHF患者多达400万例, 而且还呈一定比例增长。现阶段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干细胞移植、自体胶原蛋白再生(CRT)、药物等, 尤其是CRT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然而该治疗前提是患者心脏运动不同步, 可见探究同步性检测具有现实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3月~

    2016年4月期间来本院检查的CHF患者40例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 现进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来本院检查的CHF患者40例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在检查前, 医护人员已经详细向家属讲解检测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流程, 而且家属以及患者都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过程中, 同时积极配合工作。40例CHF患者依据CHF合并情况划分为A组和B组, 各20例。A组为CHF合并窄QRS波;B组为CHF合并宽QRS波;这两组患者的LVEDD指标都>55 mm。A组患者中, 男11例, 女9例;年龄51~67岁, 平均年龄(60.28±5.19)岁;心脏情况:Ⅲ级为10例, Ⅳ级为10例。B组患者中, 男12例, 女8例;年龄52~68岁, 平均年龄(60.38±5.25)岁;心脏情况:Ⅲ级为11例, Ⅳ级为9例。将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中, 男11例, 女9例;年龄51~69岁, 平均年龄(60.44±5.38)岁。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待患者进入检查室后, 医护人员引导患者左侧卧体位, 安慰患者, 使其保持放松, 然后将体表心电图连接, 进而对患者测量LVESD、LVEDD等指标, 通过Simpson’s法对全部入选对象LVEF指标进行计算[2]。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入选对象的非同步情况, 包括STI、DTI、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RT-3D等指标;对比三组入选对象LVEF、LVEDV、LVESV等指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LVEDD、LVESV、LVEF、LVEDV、心率指标比较 参照组、B组、A组心率分别为(72.39±1.85)、(77.02±

    0.28)、(75.98±0.19)次/min;LVEDD分别为(43.69±2.89)、(68.74±0.34)、(65.91±0.34)mm;LVEDV分别为(77.98±2.64)、(182.56±0.36)、(179.87±0.32)ml;LVESV分别为(28.94±1.67)、(126.47±0.33)、(122.25±0.37);LVEF分别为(62.35±0.24)%、(29.94±0.28)%、(28.46±3.44)%。A组和B组心率、LVEDD、LVEDV、LVESV指标高于参照组(P<0.05);LVEF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B、A两组在全部指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三组不同步情况比较 参照组、B组、A组STI分别为(3.08±0.06)、(12.68±0.49)、(10.87±0.24)ms;DTI分别为(26.98±0.19)、(131.19±0.28)、(122.52±0.64)ms;RT-3D分别为(59.64±0.28)%、(156.66±0.47)%、(146.98±0.28)%。B组、A组STI、DTI、RT-3D高于参照组(P<0.05);B组、A组两组在全部指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HF属于临床常见疾病, 是因为患者心肌病、心肌梗死、炎症、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 可致使患者心肌功能异常, 是导致大部分心血管患者丧失生命的常见因素[3]。因此, 改善其心脏功能是CHF患者的关键。随着技术发展, CRT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是, 在使用该治疗前, 临床必须确保患者心脏运动不同步, 可见进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境, 进而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临床最常用的同步性检查方法是DTI, 能对患者心肌各个不同位置的峰值收缩情况进行测量, 而且能分析速度以及时间间的相关关系。与此同时, 近几年临床还给予STI, 充分利用二维超声检查患者心肌部位的应变率、速度等情况, 无需利用多普勒。据报道, 与DTI相比, STI效果更加显著, 然而它更加依靠二维图像, 具有较大的依赖性, 而且检查效果受到患者呼吸的影响较大。RT-3DE也是检查同步性的措施, 可明显弥补传统二维超声的缺点, 而且能检查患者心肌每个节段容积的具体情况, 进而分析机械不同步。本次研究中, B组、A组STI、DTI、RT-3D等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CHF患者的各个非同步指标都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 进而判断患者心脏情况。

    综上所述, 将超声新技术应用在CHF检测过程中, CHF患者的各个非同步指标较高, 进而可给予CRT取得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丁成彦, 戴海龙, 左明鲜, 等. 超声新技术在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 9(12):44-48.

    [2]郭志华, 吴刚强, 申思, 等. 超声心动图观察益心泰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 湖南中医杂志, 2013, 9(4):111-113.

    [3]张莉华. 探讨超声新技术在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临床作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4):46-47.

    [收稿日期:2016-04-21], 百拇医药(万兴霞 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