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33期
编号:12733800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西咪替丁与奥美拉唑两种不同药物在治疗应激性胃溃疡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4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2例, 对照组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 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 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检查并记录止血时间及治疗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 对照组为68.7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液pH、血清胃泌素水平以及止血时间上,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治疗中, 奥美拉唑比西咪替丁的疗效更为显著, 其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缩短止血时间、调节胃内的环境, 利于患者溃疡创面的愈合,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

    【关键词】 奥美拉唑;西咪替丁;应激性胃溃疡;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105

    胃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生活环境不断地变化, 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加, 饮食不规律, 生活习惯发生改变, 该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导致胃溃疡发生的因素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日常行为、工作压力、饮食结构等[1]。而应激性溃疡是临床上的一种急危重症, 其常继发于各种创伤或烧伤, 临床特征主要为突发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出现黑便或呕血。临床上需要及时地给予治疗, 否则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甚至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文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所收治的64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 对其采用分组治疗的方法, 探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用于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所收治的64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 其均符合关于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诊断标准, 并且本研究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2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4例, 年龄12~73岁, 平均年龄39.6岁;观察组中男20例, 女12例, 年龄11~71岁, 平均年龄38.7岁。两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专业护理, 使用止血药、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进行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滴注, 将40 mg的奥美拉唑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 1次/12 h;对照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静脉滴注, 将600 mg西咪替丁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 1次/12 h。两组的疗程均为7 d。

    1. 3 观察指标 治疗当中观察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胃液pH、血清胃泌素水平、止血时间、大便常规、血常规等相关指标。

    1. 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患者在48 h内已停止呕血, 黑便消失, 血红蛋白(HB)停止下降, 胃镜显示出血停止;有效:患者在48~72 h内停止呕血, 黑便消失, 胃镜检查显示出血停止;无效:患者在72 h内出血仍未停止, 临床的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 甚至更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 观察组为90.63%,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及止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为(90.8±11.3)ng/L, 对照组为(114.8±13.4)ng/L,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比对照组的明显要低;同时,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27.2±6.8)h, 对照组为(41.2±6.3)h,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的明显缩短;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及止血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应激性溃疡是由药物、烧伤、事物刺激、创伤等所导致的急性病理反应, 其作用机制为刺激因子经过反复地刺激患者的胃载膜, 从而导致胃载膜严重受损, 防御功能明显下降, 接着进一步使得患者垂体、下丘脑调节等功能出现障碍, 导致胃黏膜的保障功能受损, 最终产生胃溃疡,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 则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4]。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应激性溃疡的药物主要有质子泵阻滞剂和H2受体阻滞剂。奥美拉唑就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①控制患者胃壁细胞质子泵的功能, 使得胃壁细胞的胃酸分泌减少, 从而提供有利于溃疡创面愈合的酸碱环境。②改善患者胃黏膜的血液循环, 加强新陈代谢功能, 加快修复胃黏膜[5]。而西咪替丁是一种H2受体阻滞剂, 能够阻断患者胃壁细胞中基底膜的H2受体, 抑制患者胃酸分泌, 但无法充分诱导胃酸的分泌。

    本研究采用分组治疗并观察的方法, 将应激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 观察组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分别观察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用于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 而对照组为68.75%,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同时, 在胃液pH、血清胃泌素水平以及止血时间的观察上,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治疗中, 奥美拉唑比西咪替丁的疗效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 在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治疗中, 奥美拉唑比西咪替丁的疗效更为显著, 其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 缩短止血时间, 调节胃内的环境, 利于患者溃疡创面的愈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廖东.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防治胃溃疡复发100例临床观察.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18):3647.

    [2]吕丽青.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31):140-141.

    [3]鞠纪玲, 李廷, 秦绪英.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6):162-163.

    [4]王春容.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临床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8):120-121.

    [5]崔秀娇.奥美拉唑与西米替丁治疗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医学工程, 2013, 32(3):133.

    [收稿日期:2015-06-18], http://www.100md.com(韩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