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5期
编号:12603472
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对强迫症的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在强迫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强迫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 实验组联合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7.3±6.4)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8.5±8.7)分, 低于对照组(SAS评分(44.5±8.6)分、SDS评分(45.8±9.4)分(P<0.05);实验组Yale-Brown评分为(8.45±5.72)分、家庭环境量表评分为(9.71±6.41)分, 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强迫症发病率较高, 临床上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治疗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强迫症;治疗效果

    强迫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 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疾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它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为基本特征的精神疾病,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 医学界对于强迫症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常规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长期疗效欠佳, 药物依从性较差。近年来, 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在强迫症患者中使用较多, 并取得阶段性进展[1]。为了探讨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在强迫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2014年7~9月来本院诊断、治疗的80例强迫症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现分析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80例强迫症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0例。实验组中男27例, 女13例, 年龄16~53岁, 平均年龄(26.5±8.8)岁, 病程1~16年, 平均病程(8.5±2.4)年;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6例, 患者年龄19~56岁, 平均年龄(26.7±8.8)岁, 病程1.2~16.5年, 病程(8.2±2.1)年。两组患者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入选患者均进行1周药物停止后接受治疗, 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 具体方法为: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口服20 mg/d帕罗西汀(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1106), 患者用药1周后无不良反应者增加药物剂量至40 mg, 连续服用8周[2]。
, 百拇医药
    实验组联合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治疗, 具体方法为:患者治疗前搜集患者相关信息制定相应的计划, 并向患者介绍相关治疗原理, 将不适以及焦虑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仪式行为监测表, 采用逐级想象暴露、现场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 暴露时间每天至少90 min, 暴露频率2次/周, 自我指导5次, 患者在家属帮助下实施, 想象暴露指导语以磁带传授给患者。患者治疗后进行交流会谈, 重点检查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的完成情况, 检查患者自我监测表, 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解决[3]。

    1. 3 疗效判定标准 入选患者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 包括SAS评分和SDS评分;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以及家庭环境量表等进行判定。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 1 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治疗后SAS评分为(37.3±6.4)分、SDS评分为(38.5±8.7)分, 低于对照组[SAS评分为(44.5±8.6)分、SDS评分为(45.8±9.4)分](P<0.05)。见表1。

    2. 2 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Yale-Brown评分为(8.45±5.72)分、家庭环境量表评分为(9.71±6.41)分, 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强迫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强迫症发病率为0.3%, 占全部精神病症的1.3%。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比较明显, 常见的有思维紊乱或冲动、焦虑等,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规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长期疗效欠佳。
, 百拇医药
    近年来, 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在强迫症患者中使用较多, 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治疗后SAS评分为(37.3±6.4)分、SDS评分为(38.5±8.7)分, 低于对照组[SAS评分为(44.5±8.6)分、SDS评分为(45.8±9.4)分](P<0.05),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4]结果类似。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和其他治疗方法相比优势较多, 该方法从1966年第一次被报告, 通过对引发强迫思维的线索进行长时间的暴露和仪式行为严格阻止的方法治疗, 这种方法在临床试验后取得了很大的改进。这种治疗方法打破情境和负性情绪体验的错误连接, 能够让患者反复长时间暴露在恐惧的想法以及情境中, 这样会给患者提供丰富的想象, 能够打破原来的连接错误, 能够矫正患者一直持有的负性评价, 从而能够促进患者对先前的威胁性刺激形成习惯化, 使患者体验并相信所恐惧的东西, 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模式。同时, 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在治疗时打破强迫行为与缓解患者痛苦的错误连接, 通过强迫思维让患者减轻痛苦, 使得强迫行为得以发展。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Yale-Brown评分为(8.45±5.72)分、家庭环境量表评分为(9.71±6.41)分, 低于对照组(P<0.05),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5]结果类似。但是, 患者实施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治疗时必须加强患者指导, 必要时联合心理指导,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 强迫症发病率较高, 临床上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治疗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玉正.大学生强迫症的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治疗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6(8):146-150.

    [2]邓玉琴, 刘兴华, 梁耀坚, 等.觉知抗抑郁训练对参与者抑郁情绪干预初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6):813-816.

    [3]刘兴华, 楚玉琴.觉知疗法改善肾移植患者情绪困扰:个案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5):380-382.

    [4]刘兴华, 韩开雷, 徐慰.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效果.中国卫生心理杂志, 2011, 25(12):915-920.

    [5]王雪梅, 王振, 徐海婷, 等.早年创伤经历与强迫症的相关性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1, 20(1):7.

    [收稿日期:2015-01-23], 百拇医药(李素君 罗伟连 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