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0期
编号:12610220
注射用紫杉醇临床应用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恶性肿瘤患者4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0例, 观察组行紫杉醇同步放化疗, 对照组行顺铂同步放化疗, 观察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和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神经毒性等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发生率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紫杉醇对中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疗效, 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延长患者生命, 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关键词】 注射用紫杉醇;应用;疗效;不良反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117

    紫杉醇是从短叶紫杉或红豆杉中提取分离的一种活性成分, 能够与肿瘤细胞微管蛋白有效结合, 促进微管聚合, 抑制微管解聚, 将肿瘤细胞阻遏在G2期和M期, 抑制有丝分裂和肿瘤细胞生长, 还能够抗肿瘤血管形成,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坏死[1]。紫杉醇抗癌谱广, 临床主要用于乳腺癌和卵巢癌, 对肺癌、淋巴瘤、大肠癌、脑瘤等也有一定的疗效[2]。本院对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行紫杉醇同步放化疗, 取得了显著疗效, 结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0例, 观察组男12例, 女8例, 年龄50~68岁, 平均年龄(62.10±4.21)岁, 其中乳腺癌合并肝、骨转移8例, 肺癌合并脑转移5例, 单纯晚期肺癌7例;对照组男11例, 女9例, 年龄50~67岁, 平均年龄(62.19±4.25)岁, 其中乳腺癌合并肝、骨转移9例, 肺癌合并脑转移6例, 单纯晚期肺癌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检查血象和心、肝、肾功能, 指标正常后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组行紫杉醇同步放化疗, 放疗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紫杉醇75 mg/m2, 1次/周, 共化疗5~7次;对照组行顺铂同步放化疗, 放疗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40 mg/m2, 1次/周, 共化疗5~7次。放疗均采用体外照射+病灶区域近距离照射。为了防止神经毒性的发生, 用药期间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维生素C。在化疗的第3天, 给予大剂量顺铂碱化尿液, 静脉滴注甘利欣5 d以保护肝脏。
, http://www.100md.com
    1. 3 观察指标 ①近期疗效根据WHO制定的恶性肿瘤化疗疗效指标判定, 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 总有效率(RR)=(CR+PR)/总例数×100%。②远期疗效包括1、2、3年生存率。③不良反应:采用WHO药物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分为0~Ⅳ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在近期疗效上的比较 观察组近期疗效为75.0%, 对照组近期疗效为8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 2 两组在远期疗效上的比较 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0%(14/20)、60.0%(12/20)、45.0%(9/20);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0%(14/20)、55.0%(11/20)、40.0% (8/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http://www.100md.com
    2. 3 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比较 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神经毒性、白细胞计数下降和心脏毒性;对照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肝肾功能异常和消化道反应。两组在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神经毒性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发生率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 其中顺铂因疗效确切、作用较强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3]。紫杉醇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型药物, 能够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和抑制解聚, 使微管蛋白保持稳定, 从而有效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起到杀灭和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4]。本研究中,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 VS 80.0%), 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0% VS 70.0%、60.0% VS 55.0%、45.0% VS 40.0%), 说明注射用紫杉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http://www.100md.com
    随着紫杉醇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 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重视, 因而有效缓解不良反应, 成为保证抗肿瘤治疗继续的关键[5]。①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确认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由于紫杉醇容易溶于无水乙醇和聚氧乙烯蓖麻油的混合溶媒中, 其中聚氧乙烯蓖麻油在体内降解时会释放组胺, 导致过敏反应, 因而在用药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对于过敏体质患者要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紧张情绪, 并加大抗过敏药的用量, 而且采用非聚氯乙烯材料的输液管和输液瓶, 并通过过滤器将药物过滤后再进行静脉滴注[6]。②紫杉醇主要不良反应为神经毒性、白细胞计数下降和心脏毒性;可采用甲钴胺注射液、维生素B1和神经生长因子预防神经毒性发生, 用药前12 h和6 h分别口服地塞米松20 mg, 在化疗后24~48 h采用G-CSF, 将输液时间控制在3 h以内, 从而降低骨髓抑制, 提高患者耐受性[7]。本研究中两组在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神经毒性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tp://www.100md.com(户波 靳红勋)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