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8期
编号:12614556
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对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100例血液透析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 对照组应用普通的血液透析护理, 观察组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 记录两组护理效果, 对血液透析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00%, 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6.00%, 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6.00%,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风险管理可以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常通过血液透析来作为肾替代疗法, 是一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1]。血液透析是通过减轻肾脏的负担和弥补肾脏代谢功能的不足来完成治疗的目标, 是将患者的体内的血液通过管道置换到体外后通过过滤、净化、消除毒素和多余水分再输送到体内, 是一种风险性大、专业性强的治疗方法, 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本文因此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风险管理,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男65例, 女35例;年龄25~65岁;病程1~8年。观察组男34例, 女16例, 年龄25~62岁。对照组男31例, 女19例, 年龄28~65岁。其中高血压肾病患者28例, 糖尿病肾病患者34例, 慢性肾炎患者28例, 其他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对治疗加以风险管理,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①对透析管路、透析用品和水处理都采用专业管理, 在透析的过程中要保证其不受到细菌感染, 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技术。②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 对治疗全面实行规范化管理。③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穿刺、插管部位有没有出现渗血或者移位现象, 患者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④在对患者进行输血和配血的过程中保证患者的血液单独存放, 避免混淆。⑤检测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体重并做好记录, 有效地避免透析导致的生理失衡现象[2]。
, 百拇医药
    1. 3 观察指标 通过透析护理、护理投诉、不规范护理、意外事故等方面的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5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 发生风险事件的为4例, 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00%, 对血液透析护理满意的患者为47例, 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50例患者血液透析患者中, 发生风险事件的为8例, 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6.00%, 对血液透析护理满意的患者为43例, 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6.00%,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2. 2 两组患者治疗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5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 血液透析护理不当的患者1例, 护理投诉的患者2例, 不规范护理的患者1例, 出现意外事故的患者0例。对照组5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 血液透析护理不当的患者为2例, 护理投诉的患者3例, 不规范护理的患者3例, 出现意外事故的患者0例, 两组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情况上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 1 不安全因素

    3. 1. 1 人为因素 ①患者因素: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体重控制力过差导致了体重增长过多, 该情况发生在老年患者的身上容易造成在失衡综合症病发时无力呼救而错过治疗的机会。②护理人员因素:在血液透析的护理上要求具有专业性, 但目前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 部分护理人员工作时间较短且专科理论知识掌握不熟练, 导致了临床护理经验不足的情况, 且护理人员缺乏较高的法律意识及优质护理的理念, 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到患者的情绪, 极易引发护患矛盾。
, 百拇医药
    3. 1. 2 休克、心跳骤停与感染 休克和心脏骤停多出现在体质较差的老年患者身上, 主要的原因是在患者血液透析之前没有做静脉补液的准备, 而导致了血液输出时血压出现急剧下降, 此时极易出现心跳骤停, 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威胁;而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 因为无菌操作的不合格导致感染现象的发生, 或者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透析室内因为人员进出而造成的交叉感染[3]。

    3. 2 防范措施 针对以上不安全因素在血液透析治疗方面要加强管理和安全防护, 对护理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并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增强对法律法规的了解, 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护理中积极的对待患者, 仔细观察患者的各类现象给患者优质护理并作好记录, 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 及时给予心理护理。

    综上所述, 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风险管理, 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谈晓燕.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17):104-105.

    [2]王丽.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2, 11(12):525.

    [3]石虹.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全科护理, 2010, 8(31):2869.

    [收稿日期:2014-11-17], http://www.100md.com(周丽梅?邓丽敏?周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