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4期
编号:12621224
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中的临床价值的临床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50例细菌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 同期50例病毒感染患儿为对照组, 均行血常规检验, 统计白细胞计数(WBC), 并行CRP检验, 统计CRP浓度, 对比两组数据。结果 观察组CRP浓度(39.6±2.8)mg/L, WBC(16.8±0.9)×109/L, 均高于对照组(4.6±0.8)mg/L和(5.5±0.6)×109/L, 且观察组CRP异常率及白细胞异常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联合CRP检验有助于明确小儿感染的类型, 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小儿感染;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021

    小儿感染极为常见, 其病原体可分为细菌及病毒, 临床治疗方案有所差异。可见早期有效鉴别感染类型, 对提升预后, 保障患儿身体健康意义重大。目前临床多以单一血常规检验或CRP检验结果鉴别类型, 具备一定的指导价值, 在此基础上, 本院进一步将两种检验方案联合, 临床效果更为显著。现总结100例患儿的对比资料, 分析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50例儿科细菌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 50例儿科病毒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患儿入院时间均在2013年1~12月, 诊断标准参考《儿科疾病诊疗标准》[1]。观察组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2个月~9岁, 平均年龄(6.1±1.6)岁;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3个月~10岁, 平均年龄(5.9±1.2)岁, 两组患儿均伴随轻重程度不一的发烧、高热、咳嗽等临床症状, 同时均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肌无力、重症肺炎、肾炎、乙肝、继发性医源性感染、手术治疗后感染等患儿[2]。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检验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血常规联合CRP检验。入院第1天采集指血, 其中40 μl置入抗凝锥形管, 做白细胞计数备用;另20 μl置入装有CRP预稀释液的管内, 做CRP检验备用。白细胞计数选用分类血球计数仪(MEK-722A5, 日本光电), CRP浓度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 一起为Quick Reda 检测仪(芬兰Orion Diagnostica), 检测方案严格遵循设备说明书[3]。以WBC>10×109/L为白细胞计数异常, 以CRP>10 mg/L为CRP异常。
, 百拇医药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CRP浓度(39.6±2.8)mg/L, 46例患儿CPR异常, 均高于对照组(4.6±0.8)mg/L与1例异常;观察组WBC(16.8±0.9)×109/L, 31例患儿白细胞计数异常, 高于对照组(5.5±0.6)×109/L和0例异常,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而观察组组内对比显示, CPR异常率高于白细胞计数异常率(χ2=12.705, P<0.05)。

    3 讨论

    小儿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 临床上多以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腹泻)等疾病较为常见[4], 而不同病原菌感染类型患儿, 其临床给予抗生素类别不一, 均对感染源细菌或病毒有着较强的针对性, 这对于避免抗生素泛滥使用, 提升治疗效果有积极的意义[5], 因此其临床诊断及感染源的鉴别就显得尤为重要。CRP主要由肝脏生成, 正常情况下血清含量较低, ≤10 mg/L。临床研究显示, 急性感染或组织损伤6 h内, 肝脏将迅速增加CRP的合成量, 使其血清浓度迅速上升, 且其半衰期也在6 h内, 因此对疾病较为敏感, 可以作为检测部分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指标[6];白细胞则为血清主要免疫细胞, 机体受细菌感染后, 其血清含量将自发性提升[7]。虽然儿科感染类型鉴别的金标准为病原学检测, 但受鉴别耗时、采集方案耐受性差等问题的影响, 临床一般多建议应用上述两种方案做一般性鉴定。本研究可证实其具备一定的有效性, 观察组CRP及WBC均高于对照组, 但亦可能造成误诊:观察组中尚有4例CRP正常、19例WBC正常。这提示需要将两种检验方案有机结合, 以提升确诊率。
, 百拇医药
    本研究同时还证实, 单独检测CRP, 其敏感性更高, 这可能是因为小儿血常规WBC正常范围基础值较宽, 部分患儿白细胞基数较低, WBC出现一定升高, 亦可能还在正常范围中。因此, 作者认为不应该以单独血常规检测作为鉴别方案。另一方面, 考虑到CRP半衰期较短, 检验操作简单, 速度快, 且血液样本量需求少, 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评价临床用药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 本研究可证实, 单独行血常规检测以鉴别小儿感染类型存在较高的误诊率, 配合开展CRP检测意义更高。同时, CRP检测可作为反应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兴华, 王荣国.儿科疾病诊疗标准.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110-111.

    [2] 魏升云, 汤淑斌, 李虹, 等.宝鸡地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的多中心研究.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 23(3):314-317.
, 百拇医药
    [3] 杜兴华, 孙蕊, 梅伟, 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11):87-88, 96.

    [4] 全莹禹, 黄英, 闫莉, 等.重庆市秋冬季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加重与呼吸道非细菌病原感染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 26(10):742-744, 761.

    [5] 王晓晖, 黄芳.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23(2):196-199.

    [6] 赵金强, 高敏, 成宇, 等. CRP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中国热带医学, 2008, 8(9):1585-1586.

    [7] 杨永弘, 马香.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 26(4):229-232.

    [收稿日期:2014-09-09], 百拇医药(王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