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1期
编号:12635672
静脉留置针在尘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1期
     【摘要】 目的 保护患者血管, 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减少静脉穿刺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和不适。进一步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尘肺病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尘肺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合理使用了卫生资源, 降低了患者费用, 减少了患者痛苦,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 在救治尘肺患者的临床实践过程中, 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的临床实际效果显著, 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尘肺;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

    尘肺病(pneumoconiosis)在临床上实际是指患者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细微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职业病[1]。静脉留置针现已替代头皮针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 提高了疗效, 减少了患者痛苦, 缓解了医患关系, 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现将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尘肺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 男64例, 女36例, 年龄64~78岁。穿刺部位在手背及腕部静脉62例, 足背及踝部静脉38例, 均于输液完毕后用肝素盐水3~5 ml封管。

    1. 2 操作方法

    1. 2. 1 评估 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及营养状况, 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1. 2. 2 选择合适的血管 根据患者的年龄、神志、体位、病情状况、病情长短、溶液种类、输液时间、静脉情况等来选择穿刺部位。一般选择粗直, 弹性好, 易于固定的静脉, 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 由于尘肺患者都是老年人, 血管脆性较大, 应尽量避开易活动或凸起的静脉, 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穿刺部位应避开皮肤表面有感染、渗出的部位, 以免将皮肤表面的细菌带入血管;禁止使用血管透析的端口或瘘管的端口进行输液。
, 百拇医药
    1. 2. 3 做好物品的准备 物品准备齐全, 均在有效期内, 根据病情、血管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 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 最短的留置针。本院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 仔细检查其质量, 包装是否完好, 有无漏气, 打开外包装连接静脉留置针于肝素帽并固定, 排气, 正确处理留置针末端, 备好透明贴。

    1. 2. 4 正确的穿刺方法 在穿刺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 2%碘伏消毒2次, 待干。垂直向上取下针套, 旋转松动外套管, 穿刺点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持针翼15~30°直刺静脉;进针宜慢, 见回血后降低角度5~10°再进针0.2 cm;将钢针退出0.5 cm再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 迅速将针芯抽出放于锐器盒内。

    1. 2. 5 妥善固定 用无菌透明敷贴对留置针管作密闭式固定, 用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临时给药口向外侧)再用胶布固定插入肝素帽内的输液器针头及输液管, 使其松紧适宜, 牢固美观。在透明贴上注明日期、时间、责任人。
, 百拇医药
    2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2. 1 严格掌握输注的速度 向患者说明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注速度的主要因素, 不可自行随意调节输液滴数以免发生意外。对有心肝肾疾病的患者, 老年患者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药液的患者, 要适当减慢输液速度;对严重脱水, 心肺功能良好者可适当加快输注速度。

    2. 2 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 观察滴入是否通畅, 针头或输液管有无漏液, 针头有无脱出、堵塞或移位, 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 有无溶液外溢, 注射局部有无肿胀或疼痛。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以促进血液循环, 恢复血管弹性, 减轻患者的痛苦。

    2. 3 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要严格掌握留置时间, 一般静脉留置针可以保留3~5 d, 最好不要超过7 d。严格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而定[2]。留置针输液时, 应严格掌握无菌观念,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更换透明敷贴2次/周, 同时进行皮肤消毒, 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 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 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立即重新消毒, 更换敷贴。针眼处红肿, 局部有渗液, 患者自诉穿刺处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 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 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 穿衣时要先穿患侧衣袖, 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 后脱患侧。
, 百拇医药
    2. 4 输液前后的护理 每次输注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

    3 小结

    手背部静脉留置时间最长, 其次腕部, 足背, 足踝。拔针后观察, 局部血管发白, 弹性降低, 但无一例发生穿刺点感染。尘肺患者长期住院, 肺部反复感染, 长期静脉滴注, 保护了血管, 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 持续保留静脉通道, 为静脉药物的输入和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显春, 挂悦, 宋爽.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1):42-43.

    [2]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375-382.

    [收稿日期:2014-06-30], http://www.100md.com
------
    冯丽莉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保护患者血管,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减少静脉穿刺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和不适。进一步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尘肺病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尘肺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合理使用了卫生资源,降低了患者费用,减少了患者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在救治尘肺患者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的临床实际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尘肺 静脉留置针 临床应用

    【分类号】R472

    尘肺病(pneumoconiosis)在临床上实际是指患者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细微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职业病[1]。静脉留置针现已替代头皮针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提高了疗效,减少了患者痛苦,缓解了医患关系,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现将应用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冯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