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473612
体感诱发电位在股外侧皮神经炎诊断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谢珊珊等
第1页

    参见附件(2106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诊断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进行双侧体感诱发电位检测, 观察P40潜伏期及波幅。结论 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是诊断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股外侧皮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股外侧皮神经炎(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uritis, LFCN)也称感觉异常性股痛(meralgia paresthetica, MP), 是由于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所致, 以大腿前外侧下2/3皮肤区域感觉异常, 如麻木、疼痛、烧灼感、蚁走感等为特点。腿部不适的患者中大约有7%~35%的人可发生MP[1]。大多数患者为单侧症状, 只有8%~12%的患者为双侧症状[2]。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Goldberg VM等研究多见于30~40岁年龄组的人群。目前MP的诊断多依赖于患者的病史资料, 神经电生理的检测能够帮助疾病的确诊以及预后的评估, 已经成为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必要补充。股外侧皮神经属于纯感觉神经, 常用的电生理检测手段为感觉神经传导检测(SCV)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 由于应用SEP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而应用SCV有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 根据目前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研究, 更倾向于应用SEP检测[1]。2010年以来, 作者回顾性分析总结57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SEP检查结果, 以期能为股外侧皮神经的诊治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辅助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1月~2012年11月, 共收集临床怀疑单侧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患者57例, 男26例, 女31例。年龄20~76 岁, 平均(48. 3±15.4)岁。其中右侧24, 左侧33例。发病均无明显原因, 时间几天到数月不等。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大腿前外侧区麻木46例, 疼痛7例, 蚁走感等其他感觉异常9例, 久站或走路较久后症状可加剧者21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0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