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6期
编号:12676145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胃瘫诊断及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6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后胃瘫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0例门脉高压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 研究组给予多方面综合性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胃瘫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的呕吐、腹胀、进食恢复以及PGS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而且患者的胃液引流量也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的诊断以及综合性的治疗方式, 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以及避免再次手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胃瘫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 PGS)简称胃瘫, 又被称为功能性排空障碍, 它是腹部手术后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早期并发症, 是由腹部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肠梗阻因素引起的[1]。PGS的发生会使患者术后摄取营养有障碍, 从而导致疾病的恢复速度减慢,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也可能诱发其它并发症, 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 临床上对于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省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人民医院以20例门脉高压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发生胃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究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06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门脉高压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40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