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6期
编号:12676050
静脉注射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成因及护理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6期
     【关键词】 胺碘酮 静脉炎 护理

    胺碘酮属于强刺激性药物, 是近年来报道的引起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的药物之一。临床观察发现: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胺碘酮时会引起患者局部浅静脉不同程度的静脉炎[1].胺碘酮溶液pH值为2.5~4.0, 具有较高的渗透压, 对局部皮肤组织和外周血管的刺激性较强, 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引起静脉炎。静脉炎的病理变化特点为静脉壁的损伤, 血流状态的改变及高凝状态等导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2]。其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 有时伴疼痛, 穿刺静脉部位呈红色条索状或树枝样改变, 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无弹性伴压痛, 甚至局部组织坏死。

    1 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原因

    1. 1 患者自身因素

    1. 1. 1 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松弛, 静脉血管相对脆性较大, 痛觉减低, 反应迟钝易发生静脉炎。

    1. 1. 2 重症患者, 由于微循环受损, 血管通透性增加, 易发生外渗性静脉炎。

    1. 1. 3 患者本身的病理生理状态, 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脆弱, 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硬化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