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2404259
根据眼震类型选择手法复位治疗水平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钟建斌 万利梅 钟思敏 增城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

    【摘要】目的对水平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患者的眼震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根据眼震类型选择手法复位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根据典型的病史、在裸眼下观察Dix-Hallpike试验及滚转试验变位试验时眼震特征,对HSC-BPPV进行定侧和分型。将116例HSC-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Barbecue翻滚法。研究组依据眼震特征采用相应的手法复位:①水平向地患者采用Barbecue翻滚法复位;②可转换为向地的水平眼震患者采用Asprella法结合改良Brandt-Daroff习服法复位;③不可转换为向地的水平眼震患者采用Gufoni法结合改良Brandt-Daroff习服法复位。结果对照组手法复位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9.0%和77.6%;研究组手法复位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94.8%。其中:①水平向地组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94.3%;②可转换为向地组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100%,③不可转换为向地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7.8%和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眼震类型选择手法复位治疗水平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眼震类型 手法复位

    【分类号】R76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 vertigo,BPPV)是指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的短暂阵发性眩晕,是椭圆囊耳石膜上的碳酸钙颗粒脱落并进入半规管所致,是一种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最具特征的体征是眼震,其眼震具有位置性、反复性、潜伏期、短暂性和疲劳性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8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