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4期
编号:12684254
静脉穿刺失败后的沟通技巧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4期
     静脉穿刺是治疗疾病、抢救生命不可缺少的必须手段,也是儿科最基本、最常见、最重要的一项治疗手段。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多数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情感,且血管较成人短、细、弯、不易回血,穿刺难度大,依从性差,存在家长对护士的期望值普遍过高等,一旦穿刺失败后家长出现的高情绪反应,直接影响了医患和谐及治疗效果。部分情绪激动者,不但干扰了正常工作秩序,也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作为与孩子打交道的护理工作者应熟知儿童是一些特殊的人群,工作中应认真分析原因,加强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沟通技巧,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穿刺失败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1 外界因素

    1.1 房间光源不足 尤其是晚夜间易出现反光现象或光线暗淡不足,此时若行静脉穿刺,易出现判断偏差,致使穿刺成功率下降。

    1.2 秋冬季室温过低 部分患儿保暖措施不到位,末梢循环差,手足凉,致使四肢血管收缩变细充盈不足,进一步增加了穿刺难度。

    应对措施:①选择合适的光源,必要时备穿刺灯。②做好保暖;温水浸泡揉搓穿刺肢体(水温<40℃),促进血液循环;运用药物喜辽妥涂抹穿刺处,使血管扩张。

    2 患者因素

    2.1 特殊人群 高热、呕吐、腹泻、休克、肥胖或长期输液等患儿,血管弹性差、萎闭、充盈不足、暴露不明显,加大穿刺难度,易致穿刺失败。如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的患儿,由于血流灌注较差,血流速度较慢,致血管充盈不明显,穿刺后可能无回血或回血较慢。对于发热患儿,由于高热使患儿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穿刺时易刺破血管。长期输液的患儿,因反复穿刺易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痉挛和出血,增加了穿刺难度。肥胖的患儿:因为皮下脂肪较厚,血管暴露不明显,血管的深浅度不好把握,易降低穿刺成功率。

    2.2 合作依从性差 多数患儿的恐惧感,在穿刺时往往躁动不安,家长宠爱孩子,穿刺无法固定或固定不得力。

    2.3 家长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 多数家长是非专业人士,对儿科常见的液体外渗缺乏一定的认识 ......
------
    古建平 李文静 付晓荣 郑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

    【摘要】正静脉穿刺是治疗疾病、抢救生命不可缺少的必须手段,也是儿科最基本、最常见、最重要的一项治疗手段。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多数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情感,且血管较成人短、细、弯、不易回血,穿刺难度大,依从性差,存在家长对护士的期望值普遍过高等,一旦穿刺失败后家长出现的高情绪反应,直接影响了医患和谐及治疗效果。部分情绪激动者,不但干扰了正常工作秩序,也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作为与孩子打交道的护理工作者应熟知儿童是一些特殊的人群,工作中应认

    【关键词】 沟通技巧 穿刺失败 静脉穿刺 穿刺技巧 应对措施 患儿 穿刺成功率 儿科护士 家长 血管选择

    【分类号】R472

    静脉穿刺是治疗疾病、抢救生命不可缺少的必须手段,也是儿科最基本、最常见、最重要的一项治疗手段。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多数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情感,且血管较成人短、细、弯、不易回血,穿刺难度大,依从性差,存在家长对护士的期望值普遍过高等,一旦穿刺失败后家长出现的高情绪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