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154669
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3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25日 张红梅
第1页

    参见附件(2798KB,2页)。

     

    【摘要】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60例,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等,同时根据患儿情况降低颅内压、镇静等治疗。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以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东莨菪碱,0.01~0.03 mg/kg,每隔6小时静脉注射1次,连续应用3 d,而后改为0.03 mg/kg,1次/d,连续应用7 d。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东莨菪碱能够显著改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东莨菪碱

    

    作者单位:628100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其病情危急,容易导致新生儿死亡。如果临床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措施不得当,患儿可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降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死亡率,最大程度的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降低此病的致残率,提高患儿预后。本文观察东莨菪碱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60例,以上患儿诊断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标准。以上患儿均为出生后6 h内;Apgar 评分1~5 min均低于6分;患儿在出生6 h内出现神经症状,患儿可有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表现异常;出生72 h内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严重程度:轻度患儿8例,中度患儿15例,重度患儿7例。对照组患儿30例,男17例,女13例,严重程度:轻度患儿8例,中度患儿14例,重度患儿8例。两组患儿在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等,同时根据患儿情况降低颅内压、镇静等治疗。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以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东莨菪碱,0.01~0.03 mg/kg,每隔6 min静脉注射1次,连续应用3 d,而后改为0.03 mg/kg,1次/d,连续应用7 d。

    1.3 临床疗效判定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病情的改善情况。观察患儿精神意识改变情况,如过度兴奋、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等,意识障碍消失时间;观察患儿肢体肌张力改变情况,记录肌张力改变的消失时间;观察患儿原始反射改变情况,记录原始发生消失时间。显效:患儿症状在7 d内完全消失;有效:患儿症状在10 d内小时;无效:患儿症状在10 d内仍没有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等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以脑病的一系列表现为特征,患儿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征以及呼吸、瞳孔的改变。CT检查显示脑实质有散在的低密度影,可有脑水肿。有的患儿可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及脑实质出血等[1]。

    东莨菪碱为颠茄中药理作用最强的一种生物碱,可用于阻断副交感神经,也可用作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它的作用类似颠茄碱,但作用较强且较短暂。东莨菪碱作用与阿托品相似,其散瞳及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比阿托品强,对呼吸中枢具兴奋作用,此外还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研究表明,东莨菪碱对细胞膜有稳定作用,能够减少过氧化脂质和兴奋性氨基酸的产生,降低钙离子内流,从而减轻钙超载所致的相关脑组织损伤[2];东莨菪碱还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能够减轻缺血缺氧时氧化损伤;东莨菪碱对大脑皮质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镇静催眠作用较为明显。同时对呼吸中枢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减少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肢体颤抖及呼吸暂停的发生[3]。东莨菪碱以上多方面药理作用有利于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且东莨菪碱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即使患儿出现面部潮红、低热、心跳加快等反应,一般不做特殊处理而自行缓解。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应用东莨菪碱后,观察组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东莨菪碱能够显著改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9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