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154702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25日 孙鼐
第1页

    参见附件(2688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8月期间,我院开展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和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每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10 min OAAS评分进行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气腹10 min后和拔管时的HR、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睁眼时间(8.0±3.2)、拔管时间明显减少(10.8±4.6),拔管后10 min OAAS评分(4.4±1.4)明显增加,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发挥理想的镇静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瑞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由于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胆囊切除术中。但是,腹腔镜采用的二氧化碳气腹,可激活机体的应激系统,导致血流动力学指标产生较大波动,可能引发重要脏器的灌注不足,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1]。因此,选取恰当的麻醉方法,对于维持心率、血压的平稳,以及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保证重要脏器灌注及内环境稳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瑞芬太尼能有效地抑制应激产生的高血压反应,丙泊酚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本研究中,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01月至2011年08月期间,我院开展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和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每组各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5.2~52.5岁;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两33.7~51.8岁。在年龄、性别、原发病方面,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1.2.1 术前常规肌内注射0.5 mg阿托品和0.1 mg鲁米那钠。两组均使用咪达唑仑(剂量为0.05 mg/kg)、丙泊酚(剂量为1 mg/kg)、阿曲库铵(剂量为0.6 mg/kg)、芬太尼(剂量为3 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链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潮气量维持在10 ml/kg。

    1.2.2 对照组麻醉方法 给予芬太尼(剂量速度维持在1 g/(kg•h)、丙泊酚(剂量速度维持在5 mg/(kg•h),1%异氟烷进行麻醉维持。

    1.2.3 观察组麻醉方法 气腹前,静脉注射丙泊酚(剂量速度维持在4 mg/(kg•h)、瑞芬太尼(剂量速度维持在0.3 g/(kg•min),进行麻醉深度的维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气腹前、气腹后10 min和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监测,并观察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10 min的OAAS评分,并对监测指标进行比较。

    1.4 OAAS评分标准[3] 5分(对正常声音唤醒反应迅速,处于完全清醒状态);4分(对正常声音唤醒反应较为迟钝,而且语速相对较慢);3分(仅对大声或者反复唤醒,才出现反应,而且言语模糊,目光呆滞);2分(对轻推、轻拍等刺激,才有反应,并且不能分辨其言语);1分(对轻推轻拍刺激没有反应,处于昏睡状态);0分(对强刺激没有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通过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气腹10 min后和拔管时的HR、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常采用的二氧化碳气腹,随着腹内压的增高,以及二氧化碳的弥散吸收,从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产生神经-内分泌反应,导致机体分解激素增多、合成激素减少,从而引起血液动力学指标的改变[4]。气管内插管全麻方式,由于麻醉药必须经过呼吸道,才能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继而发挥麻醉功效,所以,手术结束时,不能确保患者的快速苏醒。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强效的 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清除快、半衰期短等特点,当麻醉诱导和维持大剂量使用时,都不会不影响术后患者的苏醒,而且其代谢作用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5]。丙泊酚作为短效静脉全麻药之一,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以及静脉复合麻醉中,但大剂量时,对心血管和呼吸会产生抑制作用。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气腹10 min后和拔管时的HR、SBP和DBP明显降低,说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反应,减少皮质醇的分泌,同时促使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的释放,从而产生低血压,继而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减少,拔管后10 min OAAS评分明显增加,说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具有协同作用,术后患者可以迅速苏醒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8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