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97817
呼吸内科患者痰标本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5日 周志敏 琚新
第1页

    参见附件(1934KB,2页)。

     【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组成分布和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Bact IST微生物分析系统和KB法进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54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27株,占阳性标本总数的60.4%,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依次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而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达到50%以上。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达67.5~100%,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的耐药率超过50%。 结论 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近年来耐药情况日益严峻,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抗生素

    呼吸内科患者普遍住院时间较长,机体免疫力低下,而且进行有创检查和治疗的机会较多,造成其院内感染率明显升高。同时因为经常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多重耐药现象的发生,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造成了一定困难。现将我院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1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送检痰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组成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收集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标本956份,分离、鉴定后得到的病原菌,统一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1.2 仪器和材料

    Bact IST微生物分析系统由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分离用培养基和药敏MH培养基由郑州贝瑞特公司生产,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天和公司。

    1.3试验方法

    细菌的分离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进行操作,使用 Bact IS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进行补充。

    1.4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氏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购自河南省临床检验中心,室内质控结果均在NCCL规定的范围。

    1.5 统计方法

    采用国际卫生组织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从956份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41株,细菌检出阳性率为56.6%,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27株,占阳性标本总数的60.4%,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具体构成比见表1。

    表1

    病原菌构成比

    病原菌菌株数构成比(%)

    铜绿假单胞菌7422.5

    肺炎克雷伯菌6319.2

    大肠埃希氏菌5316.2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133.9

    阴沟肠杆菌103.1

    2.2 下呼吸道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析见表2。

    表2

    下呼吸道主要病原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药物名称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枸橼酸盐杆菌阴沟肠杆菌

    氨苄西林92.588.9100100

    头孢唑啉82.588.9100100

    庆大霉素61.16070.468.850

    头孢呋辛67.585.210080

    复方新诺明10065.085.281.370

    环丙沙星10.345.092.67545

    头孢噻肟53.66081.581.360

    头孢曲松62.585.293.860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33.08.51.85.6

    头孢他啶54.140.029.662.560

    头孢哌酮/舒巴坦1512.57.4030

    亚胺培南7.82.5000

    美罗培南8.32.5000

    哌拉西林57.467.588.981.370

    诺氟沙星13.145.092.668.840

    左氧氟沙星51.53074.16.230

    3 讨论

    2009~2010年,我院呼吸内科痰标本中所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这与文献报道一致[2],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等肠杆菌科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常见的感染性病原菌,耐药机制复杂,易产生耐药性。本文调查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的检出率为22.5%,根据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依次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而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达到50%以上。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急剧上升,可能与呼吸内科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造成耐药菌株积累有关[3]。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多重耐药现象的发生。

    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达67.5~100%,说明肠杆菌科细菌中青霉素酶比较常见[4]。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率明显上升,超过5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3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