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4期
编号:11951651
构建“综合情境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25日 曾冬阳 张华 李丹
第1页

    参见附件(1494KB,2页)。

     Glen S[2]指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育者应做到使学生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被动的接受,而是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批判的质疑和主动的吸收,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最终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恰当运用不同的情境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如给卧床患者更换床单、口腔护理、防压疮等进行床旁示范和护生亲身体验,使护生从感性上认知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可以发现课本与临床的异同,激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加护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而生命体征的测量、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等在实验室进行真人训练,使护生切身体验到患者的不适和痛苦,从而产生移情作用达到与患者共鸣,这样做对护生以后在实习和工作中多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留置导尿术、灌肠等不适宜于临床见习和真人训练的操作则采取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方式强化护生对操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做一方面挖掘了教师教学潜力,使教师能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角度指导护生训练,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又扩充了教学训练内容,训练了护生整体思维能力,达到了双向共赢的教学效果。

    4.1 及时进行临床体验,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理念 护理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但目前在护理教育和护理实践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护士毕业后不能尽快进入角色[3],而进行临床体验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通过临床的“身临其境”,看到护理人员工作的尽职尽责和患者对疾病及护患关系的种种反应,同时指导教师对临床的情况所做的分析都会激起护生的思考和质疑,促使其通过各种方式如查阅文献、上网、同学之间交流讨论等,听取其经验和看法,再自我进行归纳和总结从中得到问题的答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9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