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3期
编号:11720360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ous colonitis UC)是一种发病机理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病变,以黏膜充血、溃疡糜烂为主要病理表现,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侵及结肠其他部分或整个结肠。病变严重者,或可出现10 cm以内的返流性回肠炎(backward ileitis)。临床症状以黏液血便、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本病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国内外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对急性或慢性患者急性发作的活动性UC患者,采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也有用硫唑嘌呤维持的。但上述药物治疗时间长,不良反应较多,且易复发,患者难于坚持。UC属中医“久泻”、“肠癖”等范畴,其病位在肠,病变涉及脾、胃、肝、肾等脏腑。中医根据辨证论治选取不同方药,并配合灌肠、针灸等方法取得显效。目前,针对该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越来越多的医者选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该病进行治疗,本文就此近况作一简要综述如下。

    1 中西医结合灌肠疗法

    灌肠给药可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在肠道吸收,提高了病变部位的血药浓度,并可改善局部血运,促进溃疡愈合。局部给药还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胃肠遭到破坏,药物的利用度得到了充分发挥。UC的发作期中医辨证属邪气有余,通常用清热活血解毒之品;缓解期机体处于细胞免疫低下状态,此时用补益药可起到调节吞噬细胞系统,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以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同时中药灌肠对肠黏膜起到直接修复和保护作用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