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25期
编号:11666892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5期
     【摘要】 目的 观察 Bobath手法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 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Bobath手法为主的康复治疗。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ADL)能力,简式Fugl-Meyer功能积分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各评定一次。 结果 治疗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3 讨论

    由于神经细胞损伤不能再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仅表现为肢体运动功能的障碍,而且还表现语言、认知、ADL能

    力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在正常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只有部分处于使用和活化状态,其它部分突触呈休眠状态。脑损伤后处于休眠状态的部分突触会被激活而发挥代偿作用,另有一些突触末梢出现发芽形成旁路,其阈值随使用程度而改变[1]。上述通路如不被使用,则逐渐消失。常规Bobath手法康复治疗,通过主动被动的功能训练诱发来自皮肤、关节深处浅、深感受器的信息刺激传入,促进潜伏通路及休眠突触的活化,肌腱感受器所获得的神经冲动经向心径传至脊髓中枢,兴奋拮抗肌群(伸肌),抑制屈肌痉挛,促使皮质下中枢发生代偿作用,使患者的步态、行为能力改善,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2]。实现大脑皮层的功能重组,最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故本研究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或P<0.05)。

    参考文献

    [1] 燕铁斌,窦祖林.实用瘫痪康复.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7.

    [2] 曹娣,刘军,邱玲,等.针刺结合易化技术对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0):617-618., http://www.100md.com(张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