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23期
编号:1166884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3期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Ridi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6w后,中西医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25/30);氟西汀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22/3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Ridit 检验有显著性意义(P

    表1显示,HAMD评分中西医组治疗1周末起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5),2周末起有显著性下降(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MESSS评分比较,见表2。

    2.4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中西医组:恶心5例,口干4例,失眠2例,腹泻2例。氟西汀组:恶心6例,口干5例,失眠2例,腹泻4例。
, 百拇医药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经检验,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症状持续≥2周称为PSD。其发病机理有人认为是脑卒中病灶破坏了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神经元及其通路,使这两种神经递质低下所致。多数学者认为是综合因素所致,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

    PSD的发生,不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使患者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早期有效的康复锻炼,延误最佳的康复锻炼时机,同时抑郁对躯体产生直接的病理生理和生化作用,导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延迟,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死亡率[7]。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PSD具有重要的意义。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等都能有效治疗PSD。但未发现其中哪一种药具有特效[7]。其不良反应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氟西汀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失眠、恶心、呕吐等,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生理上的不适和病理上的改变。
, 百拇医药
    祖国医学虽无抑郁症一词,但早在《金匮要略》中已有类似抑郁症的描述,如不寐、善忘、头痛、惊恐、心悸等病证。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加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将可以大大提高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PSD是继发于脑卒中之后的一种情志异常疾患,其发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日久必会影响气血正常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其病理变化主要是气郁、痰瘀、正虚。脑卒中后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使患者产生忧愁、思虑、恼怒情绪,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使肝失条达,气机郁结。肝病及脾,脾失健运,水液运化障碍而成痰。而患者无论是出血性脑卒中还是缺血性脑卒中,瘀血都是其病理基础。“离经之血即为瘀血”,脉络阻滞亦为瘀血。肝郁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郁久伤血耗气,以至心脾气血俱虚。因此,中医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应着眼于疏肝解郁、祛瘀化痰、益气养心。根据以上原理作者曾自拟郁星菖志汤治疗PSD,方中郁金行气解郁,破瘀;制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散结;石菖蒲豁痰开窍,理气活血;远志安神益智,祛痰解郁;合欢花舒郁理气,安神活络;茯神宁心安神,利水;柏子仁养心安神;龙齿镇惊安神。诸药合用,疏肝解郁与化痰祛瘀、养心并举。经检测郁星菖志汤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外周血清NE、5-HT水平[8];经临床对照改善抑郁症状,并促进神经活动功能的恢复,无毒副作用[3]。
, 百拇医药
    本研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PSD,治疗6w末中西医组与氟西汀治疗PSD显效率分别为83.3%、73.3%,提示中西医组抗抑郁疗效优于氟西汀组。HAMD评分中西医组治疗1周末起较治疗前即有极显著性下降(P0.05)。提示中西药合用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郁星菖志汤合用氟西汀治疗PSD效果好,起效快,不增加副作用,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Hermann N,Black SE,Lawrence J, et al.The Sunnybrook stroke study:A prospective study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functional outcome.Stroke,1998,29:618-624.

    [2] 傅峻,李忠.急性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恢复.中国临床康复,2003,7(3):420.
, 百拇医药
    [3] 洪杰斐,李君良.郁星菖志汤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对照.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504.

    [4] 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5]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2-203.

    [6]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27-278.

    [7] 罗兰兰,张勉.卒中后抑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国际精神病杂志,2007,34(3):143.

    [8] 洪杰斐,李君良.郁星菖志汤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5):297., 百拇医药(李君良 洪杰斐 林志雄)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