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6期
编号:11526131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特点(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李文萍 王 颀 翁秀琼 张安秦 许 娟 郭庆禄 陈中杨 杨剑
第1页

    参见附件(251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特点。方法 对1999年6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77例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患者的诊断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乳管内视镜诊断病例数占总数的53.25%,其中20例乳腺摄影及B超检查均无恶性病变;57.14%的患者乳腺X线摄影检查提示为导管内癌,其中8例其他两种检查无恶性病变;23.38%的患者乳腺B超提示有可疑病变,其中3例其他检查无恶性病变。结论 乳腺X线摄影、乳管内视镜和乳腺B超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率。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癌;诊断

    近年来,随着乳管内视镜检查、乳腺X线摄影等先进诊断技术的应用,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诊断率逐渐上升。国外文献报道,只有10%的DCIS患者可触摸到肿块,而90%的患者是由乳腺X线摄影发现特征性钙化而诊断的[1]。但是,目前国内DCIS诊断特点如何,尚未见到报道。本文欲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77例DCIS的诊断特点,以期进一步提高DCIS诊断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9年6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DCIS 77例,占同期乳腺癌的17.34%。年龄26~74岁,中位年龄37.5岁。绝经前59例,绝经后18例,35岁以下11例。雌激素受体阳性46例(59.74 %),阴性27例(35.06%),4例因外院已切除肿块受体状态不详,CerBb-2阳性35例。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无1例失访。除9例外院疑为良性肿瘤已行肿块切除者,其余68例均行乳腺摄影及乳腺B超检查,乳头溢液者均行乳管内视镜检查。

    1.2 诊断方法

    1.2.1 乳管内视镜检查 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FDS - 3000 纤维乳管镜系统,外径0.75 mm光纤,注水法。泪囊探针逐级扩张溢液乳管开口后,乳管腔内注入含有1%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以扩张乳管,在监视屏上一边观察乳管内腔,一边缓慢插入光纤。乳管内视镜检查主要观察导管内隆起性病变及末梢导管出血情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