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526449
结核性淋巴腺炎针吸细细胞病理学诊断与结核抗体相互关系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王永才 南 楠
第1页
结核性淋巴腺炎针吸细细胞病理学诊断与结核抗体相互关系研究
结核性淋巴腺炎针吸细细胞病理学诊断与结核抗体相互关系研究
结核性淋巴腺炎针吸细细胞病理学诊断与结核抗体相互关系研究

    参见附件(577KB,4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结核性淋巴腺炎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与结核抗体相互关系的研究,提高淋巴结核诊断准确率。方法根据淋巴结核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不同时期细胞学特点及特征结构改变,结合结核抗体检测做出分型诊断。结果在445例结核性淋巴腺炎中,结核初期—炎性增殖期1例占0.2%;结核早期一淋巴结节期82例占18.4%;结核中期一结核发性结节期有174例,占39.1%;结核晚期—干酪脓样坏死期有61例占13.7%;结核恢复期一纤维间质增殖期6例占1.3%。同时存在结核初期一炎性增殖期与结核早期—淋巴结节期有2例,占0.5%;结核早期一淋巴结节期与结核中期一结核性结节期有107例,占24.0%;结核中期一结核性结节期与结核晚期—干酷样脓样坏死期12例,占2.7%。期中进行结核抗体实验的有195例,ICT法共142例,阳性75例,占52.80%;DOT法160例,阳性100例,占62.5法;EUSA法共69例,阳性32例,占46.4%,炎性增殖反应期形态学变化,需要结合结核抗体阳性和腺苷脱氨本科明显增高更有助于诊断,结核结节期主要可有较多类上皮样细胞及郎罕氏细胞;而干酷样脓样坏死,主要见大量坏死组织及碎屑、少数残碎不全上皮样细胞,此期主要能查到抗酸菌为特点;纤维增殖期,抽出物难取,仅见少数纤维组织、纤维细胞和粘液间质为其特征,提示结核恢复、疤痕形成所致。细胞病理学结核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传统诊断方法,高达98.4%。结论应用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分型诊断与结核抗体相结合方法,为淋巴结核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重要方法。

    [关键词]淋巴腺结核;病理细胞;结核抗体关系

    [中图分类号] R3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555[2007]02—24—03

    结论

    全世界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数达300万,属各类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我国日前的结核病病人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是多发病,常见病,最近几年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77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