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7
编号:13556631
关于张元素对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97
     1 脏腑辨证源流之脉络

    1.1 脏腑辨证之地位 中医辨证最终需定位于脏腑。可以说,脏腑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共同基础,也是内科疾病诊断最主要和最常用得辨证方法,在辨证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3]。方药中认为,通过脏腑辨证可以确定疾病病位、病性,而且符合中医“必先五脏”“治病求本”的理念,其结合临床所提出的辨证论证七步法,对推动脏腑辨证在临床应用起到巨大作用[4]。此外,脏腑辨证在现代中医诊断学辨证体系中处于主导性地位,在病位辨证中居于首要位置,这一论述符合“无论何种辨证,最后均需落实到脏腑层面”的基本思想[5]。

    1.2 脏腑辨证之源流 脏腑辨证理论以《黄帝内经》为起源,临床应用发端于《金匮要略》,体系初步形成于《中藏经》,内容丰富于《脉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小儿药证直诀》,体系完善于《医学起源》[6],至清代《笔花医镜》则更为细致缜密[7]。

    2 张元素关于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

    2.1 关于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建立的发挥 张元素关于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最主要的贡献体现于其对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完善,张元素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从脏腑生理功能、病理脉象、寒热虚实辨证、演变预后及治疗、标病和本病等5方面系统详细阐释了脏腑辨证之理法方药,使成完整体系。具体以心脏病辨证为例阐释如下。

    2.1.1 心的生理功能 张元素在论述中言:“心者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