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1
编号:13568657
电针、穴位注射用药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91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各时间点BMD与ET水平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BMD与E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2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MMP2、MMP9水平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MMP2、MMP9的血清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2组患者各时间点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比较治疗第4、12和28周观察组患者PINP、PICP和BALP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APIT无变化,对照组患者则是明显下滑趋势(P<0.05)。见表4。

    2.4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比较组间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电针穴位注射用药治疗与普通常规用药治疗相比,患者各时间段积分均存在明显优势(均P<0.05)。如表5。

    3讨论

    中医学认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只是现象,损其督脉才是实质。古书记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当督脉因为间接暴力造成创伤时,脉气不通,必然连累脊骨,出现“阳经久病,损其阴经,故阴阳两虚”。现代医学表示:骨头受力一般集中在胸腰椎交界的位置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