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10
编号:13584584
热速清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810
     242组血清CRP水平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72 h后2组血清CRP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48、72 h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安全性分析2组患者治疗期间一般体检及血、尿、粪便常规检测,肝肾功能检测结果均正常,且仅对照组有3例发生腹泻呕吐,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不影响治疗计划,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目前西医对于急性外感发热的治疗仅限于解热镇痛和抗病毒等,不能阻止病情发展,虽可促进体温降低,但药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时也会影响机体凝血功能;此外,过多应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降低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并由此产生恶性循环。目前临床上抗生素滥用现象越发严重,由此引发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过敏等不良反应日益明显,因此单纯抗生素阿莫西林及退热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外感发热的综合疗效并不理想[910]。

    中医学认为,外感发热是因机体外感风、寒、暑、湿、热、燥六淫及疫疠之气等外邪而引发的以发热为主要证候的疾病,疫毒邪气,由深到浅,由上至下,经口鼻侵入机体而发病;六淫邪气,经皮毛侵入机体,由表及里,由外至内,最后侵入脏腑而致病。外邪入侵机体,正邪相搏,脏腑气机紊乱,导致热、毒形成侵袭机体,或阳气亢奋、阴阳失调,阳气偏盛,因此阳盛为外感发热的主要病机,且随病情进展,可化火伤阴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