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4年第8期
编号:12567816
学佛还是学魔(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4年第8期
     (受访人介绍:王仕仁 法名:演仁,从事佛学研究与普及多年,学修并重,曾任空林佛学院教师。在各种佛教刊物及大学学报上,发表佛教论文、杂文、诗词多篇,出版过多部佛教专著或文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学佛的人越来越多了,佩戴一串佛珠手链,更是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学佛当然是好事,不少人也修得很好,跟他呆在一起,非常清静,非常安宁,非常自然,让人心生欢喜。不过用心观察,也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一些人修佛后,满口佛言祖语,与人相处格格不入,自己也变得焦躁不安,这就得不偿失了。针对一些学佛人的常见问题,本刊采访了从事佛学研究和修持多年的演仁居士。居士学修并重,曾任空林佛学院老师,并出版有《心路》、《佛眼看人——演仁居士的世间心语》、《超常的智慧——心经心语》《佛法与科学探微》等数部佛学文集,希望他的见解,可以带给你一些启发。

    《养生杂志》:有的人学佛后热衷于佩戴佛珠手链,并且往往不止一串。但留心观察会发现,很多戴了佛珠的人,碰到一起的话题,多是交流佛珠的材质贵贱,如何辨别真假,或是一脸自豪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手链是沉香、檀香、玉石等名贵质料,价值多少万等等。一件象征信仰的饰品,似乎成了大家攀比的对象,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 百拇医药
    演仁居士:关于佛珠的真假,我曾经也纠结过。若干年前,我在观世音菩萨道场普陀山买过三串菩提子念珠,后来友人从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尼泊尔南部的篮毗尼)又为我请回一串,但几串珠子看起来都不相同。为了辨别真假,我用了多种方法:取下多余的一颗,用钳子夹开观看;在放大镜下进行比较;用小刀刮下表皮,用火烧,判断气味;接着又去查《辞海》,各种折腾之后还是不能确定。

    正在无可奈何之时,学佛多年养成的心性,让我冷静下来,心里反复问自己:“难道只有捻真菩提子才是真念佛?假菩提子就是在假念佛了?菩提子也是心外之物呀,为什么在真假上如此认真?”是呀,为菩提子的真假折腾些什么呢?没有菩提子念珠不也一样念佛么?数着念珠念佛,只是一种形式,一种助缘,念佛也不能只是用嘴念,要用心去念啊!

    心真了,念佛才灵,善与美才能与自己相伴;真心念佛,不受世事烦劳的干扰,更不会受真假菩提子的左右。至于手里捻动着的佛珠,质地是无关要紧的。石珠、木珠、玻璃珠、塑料珠、金属珠、玛瑙珠,甚至翡翠珠、象牙珠,都一样。数木珠的不一定卑贱,数象牙珠的不一定高贵;数塑料珠的人或许与佛更亲近,数翡翠珠的或许是在掩盖伪善的面目。
, 百拇医药
    世事无常,真假难辨,真假不二,唯近菩提。正如我曾经写过的小诗:是真似假,是假似真。两头放下,月白风清。

    《养生杂志》:有人学佛后,像是得了焦虑症,在家搞卫生,不小心打死一只蟑螂,她要惶恐不安好几天,因为杀生了,可能要下地狱,而且那蟑螂可能上辈子是自己的父母兄弟,不然怎么会无缘无故到家里来。类似这样的一些学佛人,该怎样来看待佛教戒律?

    演仁居士:杀生是修行人的大忌,因而在戒条中以戒杀为首。杀的对象大致分三类:一曰杀人;二曰杀家养的禽畜;三曰杀野生的兽、鸟、鱼、虫等。但戒律并不是绝对的,而要辩证来看,五戒不离止恶,行善的慈悲心才是根本。举个例子,对滥杀无辜者,可否开杀戒?譬如,日本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中华大地上到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残忍至极。而在此间,就有僧人参加抗日队伍,许世友将军原来就是和尚,他们拿起刀枪,走上战场,与日寇拼杀,为保卫祖国而战,为民族生存而战。菩萨见到妖魔鬼怪,也要现金刚怒目像啊。如果你不杀这些滥杀无辜的人,他可能后面还要杀五个人,杀十个人,你为后面可能被他杀的人发慈悲心肠,来结束他的生命,但这时候心不是凡夫的心,而要上升到菩萨心。所以这些戒律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辨证来看。
, http://www.100md.com
    至于杀禽、兽、鱼、虫等,大多是为了食其肉,寝其皮。无论是家养还是野生,凡杀戮都是犯戒。但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又提出了一个极为尖锐、极为严肃而又非常现实的问题:对危害人类、危害环境的生物该不该杀?如像老鼠、蚊虫、苍蝇、跳虱、蟑螂、白蚁、蝗虫等,其破坏卫生,传播疾病,损坏物件,危害禾苗,严重时,好比一场战争,吞噬着无数生灵。所以,在弘法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戒杀的信条,另一方面还要因时因地因机缘,正确处理戒杀与少部分动物危害人类的矛盾。

    若为了他人的幸福安康而不得不杀死传播疾病、危害大自然的生物,或是不小心致死了某些小虫子,只要发恻隐之心,慈悲之心,怜悯之心,并发愿将以更大的功德回向众生,就不必过分拘泥于古律。当然,这不是我们幼时看屠夫杀猪时,以为一边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边口念“天杀地杀不是我杀”就能超脱的。对传播疾病的害虫,如老鼠、蚊虫、苍蝇、跳虱、蟑螂之类,学佛人最好还是用各种方法驱赶为好,让他们回归大自然,不必去杀害。

    《养生杂志》:一些人学佛后,觉得只有修佛的人才掌握了真理,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写文说话,动辄称别人为凡夫,只有自己高高在上。你吃块肉,她横眉冷对,说你现在吃它将来也要被它吃;你无意中说了句对佛不敬的话,她怒目相向,教训你半天;动不动威胁别人,你这样做会得报应,那样做会下地狱,以至于人际关系紧张,与众人格格不入。请问学佛人该怎样与人相处?
, 百拇医药
    演仁居士:这种人确实有,佛教讲究有修有证,自己还没有修好,自己还没有证悟,就到社会上充老师,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顺眼,这本身就是自己学佛还没学好的表现。那些真正有修为的高僧,根本不会这样去说别人。因为每个人这辈子怎么过,都是业报,早就决定了。那佛教有没有师长呢?当然有,佛陀就是最大的师长。有人说我见不到佛陀,那我怎么修?怎么见不到呢,他留下来的佛经,就是你要学习的东西。佛陀涅槃以后,还留下了一句话:以戒为师。但现在很多人心绪浮躁,虽说学佛,却静不下心来真正的深入经藏,更不要说去依法修行,所以才会对佛法一知半解,却逢人便搬出几句自己也还没有搞懂的佛言祖语。

    有人问我吃不吃肉,我说,很惭愧,没有吃全素,偶尔也吃点三净肉,三净是指:第一,不是你亲手杀的;第二,不是你看着杀的;第三,不是专门为你杀的。这是佛门对居士的开许。现在市民到菜场去买一块肉,只要不是现杀的鸡鱼等,基本都符合这三个条件啊。所以佛教的一些戒律你不要把它看死了,凡事都不能过头,物极必反。, 百拇医药(青禾)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