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3年第11期
编号:13712319
环保之道,各取所需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3年第11期
     人生百年,居不离屋,行不离路。故,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总是使人环绕其中。因而,民族的观念、习俗,也就自然而然地贯穿于人的生活之中。

    彭祖曰:“阴阳不顺伤。”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则易生发活力。呼吸着新鲜空气,则易协和生机。故,阳光普照,空气流通,无疑会有益于身体健康。若,屋第阴暗少光亮,周围闭塞气不通,既有寒湿之邪,又有污浊之气,自然就会侵害人的肌体,压抑人的情志。《淮南子》云:“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以壮。”人所居住的地方,环境清静,无形中,人的精神就会感到舒畅,情志就会受到陶冶。如居住的条件优越,人的心境,必然就会感到愉悦,生活也会觉着甜美。基于人的求生欲望与活命欲望强烈,因而,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便会有所渴望与考究了。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人生历程中,衣食住行,相辅相成,方会和乐于生活。一般来说,衣食,命之所求;住行,生之所求。若,论及生活,则当以“住”为首了。故,讲阴阳,论术数,生活之理,则寓于其中矣。

    论生活,居住地方,应先看周围环境。《阳宅十书》云:“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可见,选居处,定住宅,须先观住宅之大势,乃为首要。居处之大势,当东有水来,西有路,南有花草,北有林,这样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论环保,房屋室内,乃人活动之私人天地。饮食起居、家眷团聚、迎宾待客、安排家计,无不生活其中。故,屋内室里,处处影响着人的精神、心境、喜怒哀乐。因而,房内之布置、陈设直接与人的生活产生着密切关系。室内,热者主燥,凉者主寒,故,入屋以不感燥、寒为良。房内,空间高而阔,气寿之兆。空间低而窄,气夭之兆。故入屋以不闷、不郁为祥。

    人以宅为家。宅吉人安,家吉人祥。故,房室之陈设,顺则泰,逆则否。故,饮品、食物、茶具、餐具,宜高放,不宜低摆。吉祥之物、道佛经典,宜放明处,不宜放暗处。污积之物、破碎之品,宜放低处,不宜放高处。内裤、鞋袜,宜放暗处,不宜放窗处。

    民族文化,孕育成民族习俗。精神信仰,形成了精神寄托。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相互映现于社会生活之中。环保的信仰,受民族文化的制约。环保的考究,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因而,观环保之何和,应以文化、习俗之具体性而论。论环保之实用,当以科学、客观之实际性而论。华人地区,众多百姓信仰环保。观念不同,意识不一。无疑,对环保之认识、理解和应用,亦必将有所差异。各求其好,各取所需,自然会道不同,各相为谋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