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424085
微针导入氟尿嘧啶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的应用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9期
     [3]谢仕乔.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像素ER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53-54.

    [4]崔晓美,丁晓东,陈晓明,等.微针疗法联合PRP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10):31-34.

    [5]汪犇,邓宇萱,李吉,等.侵入性微针射频与等离子点阵射频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自身对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2):126-130.

    [6]徐泓,张昇华,张爱珍.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疤痕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8,8(5):54-56.

    [7]刘孝兵,宋印娥,杨帆,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与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对比[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16(4):315-317.

    [8]陈丹洋,吴小蔚.微针在美容整形外科应用中的进展[J].安徽医药,2018,22(1):12-16.

    [9]胡桓,郑江红.瘢痕疙瘩药物治疗的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9):

    1826-1829.

    [10]刘升阳,叶犇.兔声带瘢痕的建立及其細胞外基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6):250-254.

    [11]周思政,李青峰.皮肤创伤愈合和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8,14(1):48-52.

    [12]孟莉莉,王晓蕾,王佳旭,等.冻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改良横切口皮肤美容缝合法对剖宫产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3):2881-2884.

    [13]蒋屏东,孙慧,郑渊,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部瘢痕修复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33):6502-6505.

    [14]周明伟,王连有,姜日花,等.A型肉毒毒素联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3(2):386-390,466.

    [15]朱方强,陈民佳,朱明,等.炎症与组织再生修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7,12(1):72-76.

    [收稿日期]2019-07-06

    本文引用格式:刘伟源,钟燕,朱家麟,等.微针导入氟尿嘧啶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9):37-41., 百拇医药(刘伟源 钟燕 朱家麟 许贤君 陈燕图)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