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452106
看中医常见的几大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第5期
     误区一:中医看病只需号脉

    在一些影视剧中的中医形象是医生给患者把脉后即可提笔开处方。所以,许多人总认为脉诊很玄乎,看中医只需号脉就行。其实,中医诊断疾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脉诊(切诊)在中医四诊中是排在最后的。《黄帝内经》记载:“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可见看中医任何一个诊断方式都不能忽视,要求医生必须有着丰富的技巧经验。单纯靠脉诊,只能评判患者的表里、寒热、虚实这些辨證要素,不可能全面诊断某种病。医圣张仲景在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那些医案,也不是单用脉诊,往往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误区二:中医看病不需要看西医检查单

    现代中医临床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即首先要诊断患者是患了某种病,然后再辨出属于中医哪个证型。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报告,我们就能确切知道患者的西医诊断,这样对疾病的预后判断更为准确。一些X光片、CT、病理切片等西医检查也是中医“望诊”的延伸。结合这些检查单,中医师能进一步“微观辨证”,从而提高疗效。还有一些特殊情况要注意,比如高钾血症患者不宜服用中药,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有损肝肾功能的药物,这些病情均需要医生通过辅助检查,即查阅西医检查单才能知道。

    误区三:看中医就是开中药

    其实,中医治疗手段很丰富。古代医家都是针药结合,在患者服药的同时还辅以针灸治疗,以提高疗效。现代中医特色治疗更进一步发展了,比如各种外用制剂、中药封包治疗、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穴位埋线治疗等,将传统中医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通过内服药物与外治法融合,能更快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http://www.100md.com(周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