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084851
我们走过2005等(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6年第2期
     2005年,堪称医疗卫生行业最不平静、最受关注的一年。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跌宕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些事件也许不能囊括医疗卫生行业所发生的一切,但折射出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难点、压力、争议、挑战、困惑和机遇。

    1.“看病难、看病贵”成焦点

    突破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事件1:人大会上的第19次掌声

    3月5日上午,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购销秩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时,赢得了全场第19次热烈掌声。

    从年初到岁末,看病难、看病贵成为行业内外谈论最多的话题。一组极有说服力的数字是:近8年来,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都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由于经济原因,我国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有29.6%的患者应住院而不住院。
, 百拇医药
    事件2:第17轮降价难撼“虚高”药价

    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出台第17轮药品降价方案。此次降价的22个品种,平均降价幅度为40%左右,估计让利40亿元。而降价的效果似乎并不令人满意,替代药品迅速出现,患者依然觉得看病太贵。11月,国家发改委又推出“核定药品出厂价试点”,试图从源头上降低虚高药价。

    据悉,从明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将与卫生部合作,选择部分政府定价药品,从出厂定价到医院终端售出进行全程监控。

    这一年,分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引用最多的当属卫生部部长高强分析的六大原因: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良资源基本集中在大型医院;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太小;一些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出现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医疗机构存在不正之风;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仍存在困难。
, http://www.100md.com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今年,各级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进行了不少探索,包括降低药价,单病种付费,检查单通用等。然而,仅靠一些局部的探索,收效不大,期望今后能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所突破。

    2.“医改”引发热烈讨论

    政府和市场责任趋于明晰

    事件1:“医改基本不成功”惹争议

    7月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关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的观点被广泛传播,引发了热烈讨论。

    事件2:社会关注医院补偿机制缺陷

    5月底,“卫生部将取消医院药品加成”的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业内外极大关注,“药不养医,谁养医”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业内人士对此感到振奋:这是社会第一次认真关注“医院补偿机制缺陷”。
, http://www.100md.com
    医院药品加成是国家运行了近50年的医院经济补偿政策,而进入市场经济后,药品加成所导致的“以药补医”机制,也是造成患者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改变这一不合理机制?在卫生部门自己长期苦苦思考之后,国家发改委年终时提出,在宏观上将采取的措施是:不把公立医疗机构盲目推向市场,不照搬企业模式;政府集中财力办好公立医疗机构;推进医药分业;逐步扩大医保覆盖面;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制约机制;大力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切实规范医疗服务中的诊疗和用药行为。

    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些观点逐渐明晰,今后一个时期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也取得一定程度上的共识: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政府在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制定政策、严格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二是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分类管理,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三是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改革“以药补医”的机制,让公立医院真正姓“公”。

, 百拇医药     “医改”如何进行下去,这个2005年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问题,将继续成为2006年的热点。

    3.增加农村卫生投入解决农民问题任重道远

    事件1:新农合排出日程表

    8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问题。会议提出,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覆盖全国农村。2006年全国试点县范围扩至40%。会议传出更加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央财政对参合农民补助再增加10元。

    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开展试点的641个县(市、区)已经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63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越来越多的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事件2:万名医师支援农村

    4月28日,卫生部启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3年内选派万余名城市医师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和技术培训,并逐渐形成一项制度。每派出一名医生,政府一年补助2.4万元。
, 百拇医药
    与以往城市支援农村不同的是,此项工程强化和界定了政府在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方面的责任,在经费、责任落实、组织运作模式、绩效考评等制度建设层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近两年,除了对新农合、卫生支农加大投入外,中央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近40亿元,支持农村重大疾病控制、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但是,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突出;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还没有建立规范的医疗保障制度;农村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农村缺乏合格的卫生人才……对于农民健康,我们要做的实在太多。

    4.医院重大“事故”频发强化管理成重要话题

    事件1:医院管理年:期望找到监管“抓手”

    4月,卫生部宣布将今年确定为“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卫生行政部门期望通过“管理年”活动,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卫生部为此出台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其间还组织了两次前所未有的针对大型医院的“国家级”督导活动。

    事件2:“审计风暴”:查出大医院乱收费上千万

    6月28日,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的审计工作报告透露,卫生部及北京市所属10家大医院2003年违规向患者多收费用达1189.96万元。在这些多收费的项目中,有医疗检查自立名目、自立标准、重复检查等乱收费;有药品未按规定降价、无依据收费等乱收费。这是国家审计署第一次披露对医疗机构的审计结果,其中反映的医院管理中的诸多漏洞,引发了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 下 页 ], http://www.100md.com(金永红 孟庆普 冯立中)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