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4年第10期
编号:11086029
中医药在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的优势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4年第10期
     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退行性改变,脑垂体功能亢进,雌激素水平低下所导致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这些症候群的出现与严重程度,与体质、健康状况、心理、情绪、环境、性格和文化修养等有密切关系。90%的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如个性和行为的改变:焦虑急躁、悲观抑郁、孤独失落、情绪不稳定等。密切相关的疾病有:外阴与阴道炎、生殖道肿瘤、更年期月经紊乱、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

    中医学无此病名。历代医家对更年期综合征出现的诸类症状,依其临床表现的侧重不同,将其归属于“绝经前后诸证”、“心悸”、“失眠”、“眩晕”、“头痛”、“脏躁”、“浮月中”、“崩漏”、“月经过多”、“郁证”中。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少,天癸渐竭,月经将断而至绝经。生殖能力降低而至消失,这是妇女正常的生理变化,但由于素体差异及生活环境、社会因素等的影响。不能适应这个阶段的生理过渡,使阴阳二气不平衡,脏腑气血不相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证候。

    中医学认为肾、天癸、冲任二脉主宰土刁女的月经和生殖,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明确指出妇女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肾精气亏损为其本。或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或阴阳俱虚而出现不同的证候:肾虚导致心、肝、脾等多脏发生病理改变,如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郁化大、痰气郁结、痰热上扰等等。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问题,更年期以后的时间为整个生命时期的三分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