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3年第12期
编号:11086353
给“烧心”者开张生活处方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3年第12期
     常有病人对我们说:“医生,为何我的胃里经常有烧灼感9”这是人们俗称的“烧心”。“烧心”常伴反酸水、易饱、餐后腹部不适及胀气等,一般在进餐后或卧位时发生,亦可由过度弯腰引起。近来研究表明,“烧心”主要是由于胃酸反流到食管而引起的不适,这种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病。胃与食管连接处有一个单向“阀门”,只允许阀门向下打开,因而食物便可随胃酸一起排入小肠,而不逆流入食管。这个阀门就是进食之后保持一定紧张度的下食管括约肌。当各种原因引起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时,就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在患病早期,胃镜及钡餐检查并不能发现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胃酸长期侵蚀食管,可导致食管充血、水肿,发生炎症,严重时可出现食管溃疡,即反流性食管炎。少数患者由于反复炎症刺激可发生食管狭窄,吞咽困难,甚至食管癌。因此,防治胃食管反流病应当受到重视。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张预防“烧心”的生活处方。

    I、切忌暴饮暴食 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不要饥一餐,饱一顿。暴饮暴食可导致胃底膨胀,反射性地引起下食管括约肌松弛,诱发胃酸反流。所以病人应少食多餐,3餐以7成饱为宜,如感饥饿可在两餐之间加少量点心,睡前最好不进食。

    2、避免刺激性食物 刺激性食物如果反流到食管可直接作用于发炎部位,加重烧心感。另一方面,有很多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巧克力、酒精、薄荷等能降低下食管括约肌的紧张度,减慢胃排空;脂肪、尼古丁、硝酸甘油等亦可引起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因此,“烧心者”应该戒烟、戒酒,保持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以及蛋白质丰富的鱼、虾、禽、蛋等。

    3、避免饭后立即卧床餐后胃底扩张,可反射性引起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此时为了消化食物,胃正在分泌大量胃酸,因此最容易发生胃酸反流。若此时躺下,势必造成大量胃酸反流入食管,加重了对食管的损伤。最好能在餐后2小时,待大部分食物由胃排空后再就寝,睡眠时应尽量保持头高足低位(以15度为好)。

    4、控制肥胖 肥胖不但加重心脏负担,还可以使下食管括约肌的紧张度降低,增加胃酸反流的机会。肥胖者应该积极控制体重,避免摄入高脂肪饮食,多食蔬菜水果,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5、保持乐观态度,避免情绪紧张 统计发现,城市居民“烧心”的发生率远高于农村居民。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加,长期的精神紧张可以影响下食管括约肌的功能,诱发胃酸反流,故患者应经常保持乐观情绪。

    一旦“烧心”发作,可少量进餐或饮水,以中和或稀释食管下段的胃酸,能暂时缓解“烧心”症状。此外,口服抗酸药液或黏膜保护剂(氢氧化铝及硫糖铝混悬液)亦可缓解症状。如果改变了生活方式,“烧心”感仍然不能改善,甚至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就应该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百拇医药(吴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