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2007
编号:13846880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及防范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人人健康》 202007
     【关键词】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防范。

    门诊西药房是连接患者和医院药品的重要环节,医院门诊病人使用的药品绝大部分经由门诊西药房向患者发放[1]。处方调剂的准确性和治疗是关系患者临床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2]。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门诊病人数量的快速增加和医疗压力的不断增大对医院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流程对于保证医疗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分析处方中出现差错的相关原因,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探讨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及防范。详细情况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进行研究,本研究申请我院医务科批准通过。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纳入的100例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总结出现差错的原因。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布比例 详见表1。

    2.2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 在100例门诊差错事件中,药师在进行药品分布是 35例(35.00%)为患者没有遵照医嘱服药,过量服用或少服漏服等现象出现差错事件;27例(27.00%)为医师自身对于开具处方缺乏正确认识错用误用,或开具处方过程中没有认真核对出现常识性错误等出现差错事件;13例(13.00%)为药师混淆药品使用规格或弄错药品使用剂量等出现差错事件;9例(9.00%)为门诊药房环境中等待取药的患者或家属人数较多,工作量过大等出现差错事件;16例(16.00%)为其他原因例如药房派药时出现同名同姓患者等出现差错事件。

    

3讨论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是临床医院急需解决的重大医疗安全问题。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常见原因包括:(1)药师原因。药师由于门诊药方应对的工作量大,工作过于疲劳,容易在处方调剂的过程中出现差错。部分药师缺乏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同时没有严格遵守“四查十对”的原则,对于种类繁多的医用药品容易混淆弄错。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不足的医生更容易弄错药品用法、用量、名称、剂型和用药配伍[3]。(2)药房原因。药房往往操作空间拥挤,药品繁多并摆放不大规范有序,容易增加药师取药发药过程中差错的概率。部分患者未严格遵守公共场所排队的规章制度插队取药,秩序混乱,容易在嘈杂的环境中增加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概率[4]。(3)医生原因。医生面临严重的医疗压力,在开具处方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容易出现处方开具不规范、不合理甚至错误,从而导致西药房药师错误发药[5]。医生开具处方过程中由于混淆相似药物的使用从而导致门诊西药房错误地依照处方为患者发放药物。结合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常见原因,提出以下对应干预措施:(1)药师原因。加强药师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培养,定期组织培训药师用药知识理论学习讲课,在药房粘贴“四查十对”的原则的相关海报内容并不定期对药师进行考核抽查,确保所有药师熟悉并严格遵守该原则的内容发放药物。(2)医师原因。定期组织医师学习相关常见易错药物、易混淆药物的配伍使用方法,组织学习相关医疗法律文件,提高临床医生对医疗安全和医疗责任事故的重视程度,避免并减少常见低级错误。西药房药师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常见错误用药的例子并对医生用药进行建议指导,加强药师和医生之间的沟通。(3)患者原因。医生在开具处方的同时加强与患者关于药物使用安全性的沟通,提醒并反复告诫患者遵照医嘱使用药物,并将重要的用药安全知识以宣传画册的形式发放给患者,让患者仔细阅读并遵守。(4)环境原因。加强门诊西药房环境管理,规范并优化相关药品摆放,对于危险品进行标识设置,及时提醒临床药师谨慎取药,减少药品取用混淆时间,调配门诊西药房人手,减少药方人员工作压力,为门诊西药房药师合理排班,组织专职人员引导患者有序排队取药,减少混乱场面。加强高峰期取药流程制度的建设。(5)其他原因。详细记录并总结、分析反馈常见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定期进行针对性的工作流程优化,设立专门的门诊药方奖惩制度落实相关工作人员责任,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性和责任感。

    本研究中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主要包括35例(35.00%)药品分布差错;31例(31.00%)药品数量差错,15例(15.00%)药品剂量差错,9例(9.00%)药品名称差错,5例(5.00%)药品规格差错,5例(5.00%)用药禁忌差错。其中35例(35.00%)为患者原因,27例(27.00%)为医师原因,13例(13.00%)为药师原因,9例(9.00%)为环境原因,16例(16.00%)为其他原因。可见,采取相关防范措施有利于降低門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保证用药安全性。

    综上,采取相关防范措施有利于降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保证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苗苗,缪雅婷.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3):117-119.

    [2]乃依提江·乃比江,艾比江·拉都江.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1):183+185.

    [3]宜丽,屈慧芹.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4):197-198.

    [4]蔡晓霞,陈志敏,刘昕,吴晨虹.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5):83-84.

    [5]何柳君,曾志涛,周京辉,叶美凤,黄晓漫.某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3,3(02):149-150., http://www.100md.com(韦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