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2007
编号:13846840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人人健康》 202007
     【關键词】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高血压;血压水平

    

前言



    高血压是我国老年群体的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尚无治愈该病的方法。患者一旦发病,则需要通常长时间的服药治疗稳定自身血压水平,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抑制病情的进展[1]。但分析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现状可见,大部分患者因缺乏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认识,难以养成坚持服药的习惯,再加上自我保健意识淡薄[2],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居高不下。为改善这一现象,我中心在家庭随访指导护理的64例高血压患者主要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并观察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中心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家庭随访指导护理的64例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经血常规、尿常规、血脂与心电图等检查明确病情为高血压;(2)患者知情并同意加入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者;(2)合并糖尿病并发症者;(3)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将单一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2例),组中男性与女性各为19例、13例;年龄范围在59~75岁,平均年龄为(68.32±2.17)岁;病程范围在1~7年,平均病程为(4.34±1.62)年。而同时接受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32例),组中男性与女性各为21例、11例;年龄范围在59~75岁,平均年龄为(68.40±2.19)岁;病程范围在1~7年,平均病程为(4.42±1.73)年。对比两组以上资料,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1)用药指导:在患者治疗药物包装盒做醒目标志,叮嘱患者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切勿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避免血压起伏波动大。(2)运动指导:以患者实际病情与生活习惯为依据,制定出具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特点的运动方案。例如:血压稳定的患者,可每日进行简单的有氧运动(慢跑、打太极拳与散步等);急性护理期的高血压患者则注意卧床休息,适当翻身改变体位,稳定血压。需注意,叮嘱患者不宜在空腹状态下做运动,在运动中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停止运动并休息。(3)膳食指导: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遵循适量、定时与不饥不饱的原则,可选择米饭、粥作为主食,并食用富含钾元素的食物,例如菠菜、西红柿与油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将每日的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g内。

    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法:(1)认知教育:首先通过浏览图片与视频等方式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例如发病机制、诊断、表现与治疗等,帮助患者深入了解高血压疾病,进而提升自我保健意识与依从性,今后做到主动服药治疗并积极避开不利于病情转归的不良因素。(2)行为教育:向患者正确示范测量血压的方法,叮嘱患者定时测量后详细记录数据,以便医护人员结合血压水平对治疗、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同时,向患者讲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稳定血压的重要性,尤其是告知患者饮酒、吸烟可对血压产生的不良影响,让患者通过改变不良习惯有效调控血压水平。(3)案例分享:邀请血压水平控制佳的患者分享自己的治疗经验与体会,并且着重讲述控制血压对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通过案例分享、经验交流予以患者支持与鼓励,帮助患者坚定治疗信念。(4)媒体宣教:可采取新媒体等方式为患者进行宣教护理,如PPT课件、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等,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与能力,还可为患者提供定期的疾病知识讲座,指导患者日常生活饮食、用药与运动,增强患者对疾病预防与管理的重视,并为患者答疑解惑。(5)健康咨询。对于大部分的患者而言,对自身所患疾病都缺乏较为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与体系,导致患者未能重视自身的病情发展与并发症等预防工作,因此,可建立相关的健康咨询渠道,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患交流平台,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治疗知识与护理防护理念。

    1.3观察指标 (1) 观察护理前后两组血压(SBP、DBP)水平变化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的认知,按时服药的依从性、低脂低盐饮食的依从性、每天锻炼的依从性(满分为100分,越高越好)。(3)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评分,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两组护理前,血压水平相对接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血压水平均得到改善,对比发现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差异显著。

    2.2 两组患者按时服药、低脂低盐饮食、每天锻炼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按时服药、低脂低盐饮食、每天锻炼依从性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2.3两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对比 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血压持续过高的表现,会引起中风、血管瘤、心脏病、肾衰竭等疾病的发生,由于高血压属于无法根治疾病,患者一旦发病则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因此,就要求患者要有较高的疾病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用药的依从性,并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实现控制血压的过程。为避免患者对高血压认识不全面而产生抗拒服药的情绪,此次研究我中心主要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自我认知能力与保健能力的提升,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血压水平相对接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血压水平均得到改善,对比发现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改善效果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笔者分析是常规护理仅是在用药、运动与膳食方面上予以患者指导[3],易忽略患者对疾病与病情存在的知识误区,无法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对治疗的重视程度实现预期的护理目标。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实施过程中,则是强调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让患者通过正确的认知与良好的心态接受药物治疗,确保患者在护理后血压水平得以改善,并减缓病情进展速度。健康教育护理采用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紧张、害怕等不良负面情绪,以积极向上的态度与状态面对治疗,充分降低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提高了护理的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护理服务、尊重患者,还能够满足患者的隐私需求,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健康教育护理通过护理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建立了标准化的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营造了舒适的治疗环境,并加强了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急救工作,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意识,以最佳的心理与身心状态面对治疗。此外,健康教育护理还通过人文化的护理鼓励与激励,予以患者精神上的支持,深化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思想与理念,在关注患者病情发展的基础上,还加强了对患者护理需求的考量,不仅帮助患者稳定了病情的发展,还从根本上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效果。同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是护理人员基于专业角度上,为患者在认知与行为上提供正确指导,在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的同时能够缓解其对疾病存在的顾虑,进一步提高自我保健与护理能力,促使血压水平得到理想改善。此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是以健康宣教为主,可弥补常规护理存在的不足之处,使护理内容具备标准化与程序化的特点,让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掌握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提升患者对医院医疗水平的信任,从而体现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予以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通过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促进血压水平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熊琦,黎露.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5):1940-1941.

    [2]李金也.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8):244-245.

    [3]华琳.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服药依从性及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5):191-192., 百拇医药(张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