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2007
编号:13846782
综合护理服务在小儿发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人人健康》 202007
     【关键词】 综合护理;小儿发热;惊厥

    发热作为小儿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患儿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但是患儿如果出现持续性高热,会造成机体内多器官的功能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全[1]。因而,当小儿发生高热症状时,必须及时给予降温处理措施,以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对综合护理服务在小儿发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发热患儿。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4.39±0.75)岁;流行性感冒23例,呼吸道感染15例,支气管炎12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4.42±0.84)岁;流行性感冒23例,呼吸道感染15例,支气管炎12例。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调整饮食、生命体征观察以及输液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

    (1)观察体温:加强进行巡视,对患儿体温的改变重点进行观察,对于中热的患儿,每两个小时检查一次体温,对于高热的患儿,每一个小时检查一次体温,且做好体温的记录,用药后注意观察患儿体温的变化,及时监测各项体征和及时补液。即使患儿已经退去高热,仍需要在退去高热后1小时监测一次体温。

    (2)健康宣教:向患儿的家属详细地告知高热的原因,以减轻家属的担忧,获得理解以及信任,方便其配合;讲解退热的用药治疗、处理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等,嘱咐患儿家长监督患儿遵医嘱用药;在患儿高热期间,认真指导患儿家长怎样进行物理降温,当患儿出汗过多后,则需要及时为患儿补充营养物质和水等,以平衡患儿的机体;告诉患儿的家长做好保暖处理,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以防止再次受凉而感冒。

    (3)并发症护理:观察发热患儿的症状,需要注意惊厥,若患儿有高热惊厥史,要及时提醒家长,注意观察体温,一旦超过38度,及时服用退热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门诊留观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惊厥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率用X2检验,P < 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门诊留观时间和发热持续时间

    观察组患儿的门诊留观时间和发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惊厥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的惊厥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P<0.05)。

    

3 讨论



    发热是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机体的体温调定点发生上移,而造成患者发生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症状[2]。大多在结缔组织病变、感染以及肿瘤疾病等患者中產生发热症状,临床常见的热型主要包括间歇热、弛张热、稽留热、波状热、回归热和不规则热等[3]。当发热患儿发生持续性的高热状态时,容易引起昏迷和惊厥等并发症[4]。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但是受患儿饮食习惯、年龄、生活习惯以及喂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患儿的干预效果具有较大的差异。且成年患者与患儿在护理方面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患儿与成年患者相比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对治疗操作和护理操作会出现抵触的情绪,严重降低了护理的质量,加上患儿父母对患儿的紧张、担心和焦虑等,对护理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5]。本研究采取的综合护理以发热患儿为中心,对发热患儿采取更加有效和更加全面的护理方式。通过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儿家长对发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防止家长随意用药,引起不良的后果;且健康教育能增加家属的配合度,提高医护人员急救的效率。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的门诊留观时间、惊厥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服务可以帮助发热患儿尽快退热,促进其尽早康复,降低惊厥的发生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何素蓉, 卢慧娜, 杨璐, 等. 中药灌肠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及其对血清 C 反应蛋白的影响[J]. 儿科药学杂志, 2018, 24(1): 28-30.

    [2]黎敏, 黎方祥, 李莉. 浅谈降钙素原, C 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检验在小儿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8): 40-42.

    [3]王春华. 对比分析布洛芬混悬液联合退热贴与单纯退热贴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37): 1-3.

    [4]海亚萍, 孙桂云, 姚凤. “以家庭为中心” 的护理模式在小儿发热中的应用[J]. 甘肃科技纵横, 2017, 46(3): 88-89.

    [5]杨丽青. 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促进小儿发热康复中的作用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31): 3971-3972., http://www.100md.com(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