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颈椎病
编号:13324992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人人健康》 2019年第3期
     4 交感型颈椎病

    此型常与其他类型并存且多见于中年妇女,常有头痛或偏头痛、颈部麻木、眼睑下垂、视力下降、胸闷、心前区疼痛、上肢发凉、指端发热、痛觉过敏等表现。陈进坤等[18]采用脊柱微调手法中的上颈椎微调手法治疗枕寰枢关节紊乱所致的交感型颈椎病,结果发现其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67%,且操作安全,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交感型颈椎病是因颈椎或椎间盘病变影响到韧带、神经根、椎动脉,进而反射性地刺激到颈交感神经而发病,其与颈椎不稳密切相关。而脊柱微调手法不但避免了手法应力的多链接传递,使节段被动运动限制于目标作用节段及其邻近,减小了颈椎被动运动幅度,避免了颈上交感神经节进一步受压迫的可能性;还能进一步调整枕寰枢关节的位置,恢复关节及其神经功能,加强了脑部血供,减轻枕寰枢关节紊乱引起的一系临床症状[18]。

    5 脊髓型颈椎病

    此型临床症状复杂,早期不易被发现,病情较重,有较高的致残率。常见的症状有下肢无力、足底踩棉花感、束胸感,且病人出现病理反射,重者还会出现排便功能障碍。MRI可显示脊髓受压部位和范围,颈髓内可见信号改变。徐灵聪[19]采用脊柱微调手法为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发现治疗后脊髓功能评分增加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