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537731
新任卫生部部长与新医改方案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人人健康》 2007年第8期
     2007年6月29日,中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经表决决定,任命陈竺为卫生部部长。这名由“赤脚医生”成长起来的医学专家而今又肩负起卫生部部长的重任,人们在期待他为医疗卫生事业带来变革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迟迟不肯露面的新医改方案,这也是陈竺履职后面临的第一项任务,他又将以怎样的思路首手制定一套具有可行性、利国利民的新医改方案呢?我们将从他传奇的人生经历、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之前对医改的建言献策中探询他对新医改方案的认识和理解。

    从赤脚医生到医学专家

    陈竺生于1953年,江苏镇江人,出身于医学世家,他的父母均为内分泌专家。1970年,16岁的陈竺响应国家号召相继在江西省信丰县、横峰县当了5年知青,期间,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凭着顽强的毅力自学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并因为表现突出被推荐到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念书。

    1978年,中专生陈竺在6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专业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成为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教授的研究生弟子。研究生毕业后,他留校工作3年,后由前辈推荐,作为首批赴法担任外籍住院医生人选,到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进修,攻读血液学研究所肿瘤发病基础专业博士学位,后做博士后研究。
, 百拇医药
    1989年,陈竺毅然放弃了法国先进的研究条件和导师的挽留选择回国工作,他说自己有这样的成绩是祖国给予的,所以要让科研成果诞生在自己的国土上。

    卓有成效的医学专家

    1989年7月,陈竺到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当时作为临床基地的瑞金医院设备很简陋,根本不具备高水平的研究条件,但陈竺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一面坚持做实验,一面争取各方支持,筹建血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几年中他克服许多困难,成功阐明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理。而后又与夫人陈赛娟(细胞遗传学博士)将砒霜成功引进白血病的治疗,给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带去福音。

    1998年,陈竺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基因组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领导展开了人类基因组DNA和cDNA的大规模测序,取得了多项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朋友眼中的陈竺:为人严谨认真
, 百拇医药
    陈竺能在学术上取得今天这样大的成绩主要靠勤奋,一本上千页的外文著作,他能从头读到尾,有时还会连着读好几遍。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具备发现问题的敏感和钻研问题的热情与执着。他曾说过,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想象他在科学技术上能真正产生重大的突破,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连好奇心都没有了。

    作为博士生导师,陈竺对学生学术上提携,作风上则要求严格。在试验室里,他自己动手擦桌子,收拾试管、扫地、倒垃圾。有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亲自做这些杂事?他说,我不认为院士就不该做这些事,在法国学习时,一位老师对我讲,每天早上用5分钟把自己的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你可以在这5分钟里考虑今天应做些什么事。

    他经常对学生们说,一个乱七八糟的实验室里绝对出不了一流的研究成果。他要求每一个青年人都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退休干部:陈竺引人注目的“无党派人士”身份
, http://www.100md.com
    作为一名退休老干部和有着五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陈老先生对此次由陈竺出任卫生部部长,最感到意外的是他的“无党派人士”身份。陈竺的任命打破了以往非共产党员不能担任政府各部门正职的束缚,不仅仅扩大了选拔高官的视野,还预示着在新的形势条件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形式将有比较大的改变,民主党派将在政治生活中扮演更多的角色。

    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我们看到,这些年来,中共中央在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上做了不少工作,单就在干部的任用上也吸收了不少有能力的非党干部走上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副职领导岗位。今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首次任命万钢为科技部部长,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又任命陈竺为卫生部部长,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彻底改变了政府各部门正职必须由中共党员才能担任的规定。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出任部长以后,将会使更多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等社会各界的意愿反映到相关政策制定中,对完善我们国家的政策制度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 百拇医药
    学者:他将把医改方案上升到科学的、可持续的高度

    作为一名多年来潜心研究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学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刘国恩表示,陈竺作为一名医学专家,具有多年的基层医务工作经验,这就决定了他对我国基础医疗情况的深刻了解,在制定政策时能够准确地把握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状况。同时,他也是很优秀的学者,因此,我期待他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的讨论、实施过程中更多地融进科学严谨的态度,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陈竺上任后直接面临着中国卫生体制前所未有的大改革,而任何一场改革,都是一种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在改变旧体制往新模式上转型的过程中,利益成本和机会分配都会重新调整。科学家参政,会减少短期利益的考虑和部门利益的考虑、情绪化的考虑,而增加科学的、长期的、可持续性的程度。

    其实,我国每出台一个政策或实施一个措施,都应当进行科学的论证、试点,再找出更可行的、长期发展的方案,而不是出台一个基于短期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并不是最优的、不利于长期发展的措施。当前医改方案迟迟未出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部门间的利益分配很难达到共识,陈竺上任后,需要在民主程序上采取科学的手段、科学的作风,对可能要实施的不同方案进行全面的成本、效益、投入、产出、分析,制定出一个真正利国利民的可持续性方案,而不是一个短期内平衡各部门利益的方案。
, 百拇医药
    百姓:新医改方案,一定要让老百姓病得起,看得起

    对于陈竺出任卫生部部长,老百姓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他能够加快医疗制度的根本性改革,彻底扭转时下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病得起看不起的局面和趋势。

    十几亿中国人拭目以待的新医改方案是陈竺上任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百姓期望“经他之手”出台的新医改方案能逐步摒弃各部门利益之争,做到一切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根本点,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卫生医疗服务。

    另外,还期待他可以继续下大力度整顿和清理医疗领域的贪污腐化、收受回扣等不正之风,提升医疗领域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生命至上的医德医风,重塑医患和谐。

    相关链接

    陈竺的医改建言
, http://www.100md.com
    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陈竺曾经在不同场合对于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自己的观点。2003年SARS爆发后,陈竺和大多数专家强烈呼吁,要加大公共卫生研究及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中政府、消费者和提供者三方关系的新框架。

    ●五个系统工程改革

    他提出,中国在进行卫生体制改革时要先进行以下五个系统工程的改革,分别是个体医疗系统改革、群体公共卫生系统改革、卫生筹资系统改革、与健康相关产品的执法监督系统改革和医学技术进步的生命科研系统改革,这五个系统必须相互配合支持,缺一不可。其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好卫生工作,做好公共卫生执法监督,部分参与医疗、筹资和科研活动,他主张的医疗改革方向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

    2007年6月16日,在石家庄举办的中国第一届生物产业大会上,陈竺表示:“未来20年,我国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必将大幅度增加。但这不应该只增加跨国公司的收入,而应该更多地对我们自己的产业形成强大的拉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一问题上他肯定了古巴的医疗卫生体系,尤其是古巴生物技术领域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据公开报道,古巴将国家财政支出的20%用于医疗卫生事业。2004年,其公共卫生费用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10.3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2%。)

    ●13亿人的健康不可能光靠看病吃药解决,加强预防和保护环境是根本。

    作为一名远见卓实的科学家,陈竺指出,中国13亿人口的健康问题不可能光靠看病吃药来解决,在医学领域的科研应该注重预防、注重改善环境因素,这样做不仅投入少而且见效明显,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这就需要政府对医学和健康领域的研究增加投入,而不是把钱花在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上,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才是重要的战略投资,这和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http://www.100md.com(张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