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83
编号:13600831
黄芩—白芍药对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中国药房》 20183
     KEYWORDS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Paeonia lactiflora; Compatibility proportion; Ulcerative colitis; Effect mechanism; Mice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到目前为止,仍缺乏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1-2]。《伤寒论》中的黄芩汤用黄芩、芍药、甘草、大枣配伍,治疗太阳与少阳合病及症见身热、口苦、腹痛下利者。黄芩、白芍作为方中治疗湿热下利的主要配伍结构,后世医家常在此基础上加减化裁,用于治疗下痢、泄泻等病证[3]。从疾病的临床表现来看,UC属于下痢、泄泻等病证的范畴。在临床上,应用黄芩、白芍配伍组成的方剂治疗UC也确有较好的疗效[4-5],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采用4%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UC小鼠模型,观察不同配比黄芩-白芍药对UC模型小鼠的抗炎、抗氧化作用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