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1121802
柴胡疏肝散加味证病合辨医治面神经炎56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首席医学网》 2006年第8期
面神经炎,1资料与方法,2结果,3典型病例,4讨论与榷商,【参考文献】
     面神经炎类属于祖国医学“中风面瘫”的范畴。急性期以风寒之邪袭扰面部经络,以致少阳经循行之道不利,使一侧或双侧(少见)面肌瘫痪所表现出的口眼斜为特征。近代医学认为是面神经内段或该处骨膜等非化脓性炎症造成的充血与水肿压迫阻滞面神经的传导功能引起的麻痹[1]。以往以牵正散为主或激素和扩管、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虽然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疗程长、起效慢、易反复,部分病例迁延日久难愈。本文以“道物辨证辨病法”原理为指导[2],采用柴胡疏肝散古方为主,开展证病合辨新法加味,实行中西两法原理优势互补、标本同治,着重解决面神经炎形成的少阳之道不能通达的阻滞环节,在近3年间共治愈5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本文讨论栏内描述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本文的56例患者资料均取自于2002年2月~2005年2月慕名就诊于我院五官科的患者,病历记载: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在18~42岁之间,平均31.4岁;病程12h~5天;单侧面瘫55例;双侧1例;左侧占67.3%。所有病例均选择“道物辨证辨病法”的标本同治性的通达快愈措施,无法另设对照组,仅能见案报告。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用伸筋草30g,威灵仙15g,鸡血藤30g,全蝎7g,僵蚕10g,虫蜕5g,地龙10g为基本方,予以疏导通达阴阳气血性的功信和介质在面神经之道的阻滞不通病证。

    尽力找寻因鼻源性、齿源性、耳源性、咽源性、骨源性等炎症因素所致的面神经内段变应性炎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