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9期
编号:10446230
针灸、压穴治疗呃逆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9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9-0837-02

    呃逆是一个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见于许多种疾病中,任何原因均可引起膈肌痉挛,呃逆大多是轻微可自愈的,但如持续性呃逆则极为难忍,严重地影响工作生活,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耳压治疗呃逆,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耳压法

    耳膈区、神门、脑干、胃穴找压痛敏感点,用王不留行子按压片刻,以呃逆停止为度。

    2 针刺中魁穴

    中魁穴(中指近端指关节正中、握拳取之),垂直进针0.2cm,捻转手法、强刺激进针时嘱病人以最大限度深吸气,做弊气动作,运针时连续弊气3~5次,嘱病人作腹式深呼吸运动,留针30min,每5min捻转运针1次或用G-6805型电疗机断续波通电30min,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3 体针

    取穴:膻中、列缺、内关、足三里。令患者张口深呼吸,取膻中穴,针尖向上沿及刺3分~2寸,直至取效,取双列缺穴,向肘部斜刺2~5分,强刺激直至取效,针刺止呃后,可按发作规律适当针刺足三里、内关穴,以巩固疗效,1日1次,2~5日即可。

    4 指压法

    以常法选定内外关穴,患者取端坐位,掌面朝上,曲肘成90°,施术者面对患者,以双手拇指分别放于患者左右手内关穴上,食指及中指分别置于外关穴及其下方,以中指托住双肘,然后再用拇、食指用力针压内外关穴,给予强度或中度刺激,同时令患者作深呼吸运动,每次指针3~5min,一般患者可每天施针1次,个别患者可进行2~3次。

    5 灸法

    取膈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用艾条各灸5~10min,穴位表面及皮肤微红晕为度,每日施灸1次。

    呃逆是由于膈肌痉挛收缩而致的一种胃气上冲症状,治疗期间禁食冷饮及酸、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治愈后有一定的反复,因而在症状消失后还应继续治疗1~2次,以巩固疗效。

    作者单位:318025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中心卫生院

    (编辑 李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