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3期
编号:10443688
中药治疗出血性紫癜42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3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3-0252-02

    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治疗42例出血性紫癜,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均为门诊患者,(诊断参照1990张学庸主编《新编诊疗常规》诊断标准 [1] )男24例,女18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16.8岁。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8例,用药6例,饮食因素4例,水痘麻疹4例,余10例无明显诱因。主要临床症状:紫癜呈紫红色,高出皮肤,四肢多见,尤以下肢伸侧居多,两侧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常兼关节肿痛、腹痛,部分患者紫癜呈紫暗色,点或片状,四肢多见,常兼出血倾向。实验室检查,42例中血小板减少者13例,出凝血时间延长者2例,白细胞升高者26例,尿常规出现红细胞、蛋白者12例,大便潜血者4例,血尿检查均正常者6例。束臂试验阳性者22例。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全部用中药治疗(其中个别感染重者酌情短期应用抗生素),中药基本方:双花30g,连翘10g,竹叶10g,荆芥10g,豆豉10g,丹皮10g,白薇10g,生苡米15g,甘草6g,蝉退衣10g后下,薄荷6g后下,水煎20min,每日1剂早晚分服。视年龄与病情调整剂量,病情好转改隔日1剂。高热口渴舌燥者加水牛角(先煎)、花粉、羚羊粉(吞服),腹痛、大便潜血阳性者加元胡、地榆炭,尿中有红细胞者加茅根、三七粉,关节痛加桑枝、怀牛膝。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紫癜消失无复发,无乏力及其他临床表现,实验室血、尿检查无异常。好转:紫癜基本消失,临床症状缓解,但尿中仍有少量红细胞或蛋白。无效:紫癜反复出现,临床症状无好转。

    2.2 疗效结果 42例病人治愈33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100%,疗程最短8天,最长24天,平均14天。随诊1年无复发。
, http://www.100md.com
    3 典型病例

    患儿,男,7岁,主因外感后乏力,双下肢紫癜8天就诊。8天前患儿曾去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4× 10 9 /L,血小板70×10 9 /L,诊断为“出血性紫癜”,收入院经用抗炎、抗过敏等西药治疗,患儿症状较前加重而来我院,查体:患儿双下肢数十片大小不等、不规则紫暗色紫癜,无痛、无痒感,按不退色,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数,体温不高,束臂试验阳性,查血常规:血小板降至30×10 9 /L,出凝血时间正常,尿常规:红细胞(+),蛋白(±)。给予中药3剂,每日1剂,水煎20min口服。方药:双花15g,连翘8g,荆芥6g,豆豉8g,丹皮10g,白薇8g,赤芍8g,生苡米10g,甘草5g,蝉衣6g后下,薄荷5g后下。3天后复诊:患者皮下紫癜颜色转淡,未再出现新的紫癜,查血常规:白细胞10×10 9 /L,血小板80×10 9 /L,继服原方5剂复查:患儿诉无明显不适,双下肢紫癜消失,查束臂试验阴性,血常规:白细胞8×10 9 /L,血小板130×10 9 /L,尿常规正常,停药后随访1年无复发。
, http://www.100md.com
    4 体会

    本病属中医“斑、疹”范畴 [2] ,斑最重,属肌肉为深,疹稍轻,在血络较浅,斑疹的发生均有热郁营分不得外泄,大忌辛温升散,亦禁凉腻遏伏,当辛凉透表,清营凉血,活血化瘀。方中豆豉、荆芥、蝉衣、薄荷辛凉透表,驱邪外出;双花、连翘、竹叶清热宣透而解热毒,芦根生津止渴而清胃热;白薇、丹皮、赤芍清营透热且活血化瘀;生苡米利湿清热,生甘草解毒和中,诸药合用,使邪祛而正不伤,取得较满意疗效。注意:此方药煎法时间不易太长,尤其蝉衣、薄荷后下煎时不超过10min。

    参考文献

    1 张学庸.新编诊疗常规.北京:金盾出版社,1990,169-170.

    2 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13-15.

    作者单位:061001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编辑李 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