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7期
编号:10399613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患者术后头痛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16-1504-01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以下简称CSEA)作为一种新的麻醉技术,由于其麻醉起效快,肌松作用完全,平面可控性强和易于行术后镇痛,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该麻醉后是否需要常规去枕平卧及头痛发生情况报道甚少,本文对120例行CSEA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病人,ASAⅠ~Ⅱ级,男69例, 女51例,年龄20~70岁,身高150~171cm,体重45~72kg。手术种类:下肢手术50例,全子宫及卵巢切除术40例,剖宫产术20例,阑尾切除术及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0例。将上述病人随机分为4组,各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4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X±s,n=120)(略)
, 百拇医药
    1.2 麻醉方法 所有病人入室经静脉开放补液后行左侧卧位,使用美国BD公司椎管内联合穿刺包,其腰穿针为25G。穿刺点为L 2~3 或L 3~4 ,腰穿成功后(均为一次穿刺成功,凡经反复多次穿刺者或硬膜外针穿破硬脊膜者均不属于本观察范围)以1ml/5~10s速度注入0.5%耐乐品比重液2~3ml(10~15mg)。配法:0.75%耐乐品2ml+10%GS1ml,配成0.5%耐乐品比重液。拔出腰穿针快速置入硬外导管后平卧调节平面,最高平面不超过T 6 ,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未辅用度冷丁或氯胺酮等麻醉镇痛药。如手术时间过长可从硬外导管中追加2%利多卡因5ml或0.75%耐乐品5ml。当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从硬外导管中注入,A组:0.9%NS20ml;B组:6%贺斯20ml;C组:术后行硬膜外镇痛(配方:芬太尼0.2~0.3mg+0.75%耐乐品30ml+0.9%NS至100ml);D组:未注入任何药物。所有病人回病房后均不进行去枕平卧且不限制病人过早下床活动。观察所有病人术后头痛情况。

    2 结果
, 百拇医药
    4组病人术后3天观察均未出现头痛、头晕等脊麻后并发症见表2。

    表2 4组病人术后头痛、头晕发生率(略)

    3 讨论

    头痛为脊麻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它不仅是脊麻后病人最感痛苦的问题,也是令麻醉师及手术医师最感头痛的问题。据报道单纯腰麻后头痛发生率为19%~25% [1] 。发生的直接原因为脑脊液经硬脊膜穿孔流失,脑脊液压力降低而引起的低颅内压性头痛,故腰穿针的粗细与头痛发生率直接相关,腰穿针愈粗,脑脊液流失量愈多,则头痛发生率愈高,如使用20G腰穿针头痛发生率为14%,而使用25~26G腰穿针则头痛发生率降为1% [2] 。CSEA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麻醉技术,由于所使用的腰穿针为25~32G且针尖较细为笔尖针,不致于对硬膜和蛛网膜造成明显缺损,因而显著减少了脊麻后头痛发生率。据国内吴新民报道行CSEA术后头痛发生率<0.1% [3] ,沈七襄临床应用CSEA近2000例,头痛发生率为0.2%(发生原因主要是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脊膜之故[4] )。而国外Brownridge [4] 报道应用CSEA1000例中无1例发生头痛,与我们在临床观察所得结果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行CSEA病人术后无需常规去枕平卧及限制病人术后过早活动,因为这不仅增加病人痛苦且影响病人术后恢复。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在行CSEA操作中除尽量选用较细腰穿针(如27G,26G等)及防止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脊膜外,还要严格无菌操作并防止消毒液、滑石粉等带入蛛网膜下腔,这才是最根本、最有效防止术后头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46.

    2 孙大金,杭燕南.实用临床麻醉学,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421-438.

    3 杭燕南,庄心良,蒋豪,等.当代麻醉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934-941.

    4 黄盛辉.实用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45-155.

    作者单位:570311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编辑使 臻), 百拇医药(郑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