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3期
编号:10392589
复方黄连消毒液药效学的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黄连消毒液外用消毒的抑菌作用。方法 模拟临床对自愿健康者的手和皮肤消毒,取样,细菌培养,测定复方黄连消毒液(原液)对皮肤和手抑菌作用。以上两方法均以75%乙醇作对照。结果 模拟临床手和皮肤消毒,经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复方黄连消毒液细菌总数均<5cfu/cm2,且无致病菌生长,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黄连消毒液可用于工作人员手消毒和针刺部位皮肤消毒。

    关键词 复方黄连消毒液 消毒 抑菌作用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3-3203-02

    目前,临床使用的消毒液均为化学合成药。为了开辟中草药在外用消毒方面应用,我院于1998年开始进行纯中药外用消毒液研制,经处方筛选,结合抑菌实验结果,筛选出复方黄连消毒液的处方组成。复方黄连消毒液(以下简称消毒液),由黄连、紫花地丁、桉叶、皂角、白芷组成。本品为黄棕色液体,外用于皮肤消毒。本实验旨在探索消毒液对手及皮肤的抗菌作用。
, 百拇医药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和试剂 消毒液,100ml/瓶,批号030916,本院制剂室研制;75%乙醇溶液,2%碘酊,3%吐温-80灭菌溶液(500ml/瓶)、灭菌纯化水(100ml/瓶),均为本院制剂室配制;灭菌营养琼脂。

    1.2 实验仪器 SW-CS-IB双人样准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厂生产;DYX-DUX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生产。

    1.3 实验对象 健康自愿者60人,男女不限,均为本院职工。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ˉx±s表示,各组间用t检验,各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2 实验方法2.1 研究对象 健康自愿者60人,随机分为4组,其中2组,每组20人(手的消毒),另2组,每组10人(皮肤消毒)。

    2.2 实验方法
, 百拇医药
    2.2.1 消毒方法

    2.2.1.1 外科手的消毒 采用擦拭法。取消毒液或75%乙醇10ml,涂擦2次,待皮肤干燥后采样。

    2.2.1.2 针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选用双手手背皮肤。取无菌棉签浸润消毒液,在受试者手背上每只涂擦约6cm×6cm皮肤,涂擦2次,皮肤干燥后采样;对照组用无菌棉签浸润2%碘酊,涂擦约6cm×6cm皮肤,作用1min后,再用75%乙醇擦拭2遍,擦净残余碘,干燥后,采样。

    2.2.2 采样方法

    2.2.2.1 手的采样

    (1)样品组: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无菌纯化水的棉拭子2支,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盛有100ml无菌纯化水瓶中(100ml纯化水,稀释消毒液100倍,起中和消毒液作用),立即送检。(2)对照组:取浸有3%吐温-80无菌溶液棉拭子,将涂擦过棉拭子投入10ml3%吐温-80无菌溶液试管后,其它同样品组。
, http://www.100md.com
    2.2.2.2 皮肤采样

    (1)样品组: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消毒的皮肤处,用浸有无菌纯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左右手分别取样1次),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含有100ml无菌纯化水瓶中,立即送检。(2)对照组:棉拭子浸有3%吐温灭菌溶液,棉拭子投入到含有10ml3%吐温-80灭菌溶液的无菌试管中(3%吐温-80溶液为75%乙醇中和剂),其它与样品组相同。

    2.2.3 细菌总数检测 将采样管(或瓶)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5.0ml的消毒液样品(或1.0ml对照组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内,加入已熔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培养箱内,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2.2.4 采样结果计算方法 (1)样品组:细菌总数(cfu/cm2)=平板上菌数×100/5(稀释倍数)/25cm2。(2)对照组:细菌总数(cfu/cm 2 )=平板上菌数×10(稀释倍数)/25cm2
, http://www.100md.com
    2.2.5 结果判定标准[1](1)手消毒标准: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Ⅲ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Ⅳ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2)皮肤标准:参照Ⅰ、Ⅱ区域工作人员标准。(3)常规致病菌检查:金葡菌、乙型溶血链球菌、沙门氏菌,鉴别方法照《消毒技术规定》中致病菌检查法。

    2.3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手消毒结果 (略)

    表2 皮肤消毒结果 (略)

    从表1看出:消毒液对手消毒的细菌总数为1.9~4.5cfu/cm2(3.2±1.3)<5cfu/cm2,同时未检出致病菌,符合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手消毒标准。消毒液与75%乙醇细菌总数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75%乙醇有1管有致病菌金葡菌生长。因此,认为消毒液消毒效果优于75%乙醇。
, http://www.100md.com
    从表2看出:消毒液对皮肤的消毒,菌落总数为1.3~4.35cfu/cm2(2.8±1.5)<5cfu/cm2,同时未检出致病菌生长,符合针刺部位皮肤消毒。消毒液与75%乙醇细菌总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75%乙醇有1管有致病菌金葡菌生长。因此,认为消毒液的消毒效果优于75%乙醇。

    2.4 结论 经过体外抑菌实验和对手及皮肤消毒实验结果认为:消毒液(原液)可用于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消毒洗手和针刺部位皮肤消毒。

    参考文献

    1 毛钧镛,王光宝.药品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61.

    2 卫生部颁布.消毒技术规范.第三部,2000,27,29,62.

    作者单位:276000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

    (编辑海 涛), 百拇医药(谭庆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