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1期
编号:10391868
连柏归液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结肠炎48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1-3004-02

    溃疡性直肠、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亦是临床难治之证,目前,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所用药物之多,价格之贵,治愈率又不很令人满意,往往使许多经济较困难的患者难以承受。笔者近年来,对部分溃疡性直、结肠炎病人采用连柏归液汤保留灌肠治疗4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30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1.67:1;年龄16~58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个月。

    1.2 适应证 经纤维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直、结肠炎(除外结肠已有狭窄,或结肠袋消失病例),病程在2年以内,便细菌培养呈阴性者。临床表现以腹泻、便脓血、里急后重、腹痛及腹部不适为主症。
, 百拇医药
    1.3 治疗方法 (1)黄连15g,黄柏10g,当归20g,加水煮沸30min,煎成100~150ml。(2)嘱病人在灌肠前排空大便,然后取左侧卧位,根据病人情况灌药液约100~150ml。(8)灌肠时速度要慢,灌肠后,病人采取左侧卧位,保留时间最好在12h以上,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之品。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结肠镜检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脓血便明显减少,肠镜检查见局部病变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镜检见局部病变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 本组48例,经2~3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为3周),治愈31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4.5%,总有效率为95.8%。

    3 典型病例
, 百拇医药
    例1,女,58岁,便脓血2年,大便3~5次/日,量极少,伴有里急后重,腹部不适,结肠镜检查:直、乙结肠粘膜大面积充血、水肿、多处溃疡,便细菌培养(-),临床诊断:溃疡性直肠、结肠炎。行连柏归液汤保留灌肠,每日1次,1周后症状明显好转,大便1~2次/日,脓血便明显减少,3周后大便1次/日,成形便,脓血便消失,所有临床症状消失,巩固治疗1周后,行乙状结肠镜检查,局部病变消失,临床治愈。例2,男,47岁,便脓血便半年,大便3~4次/日,结肠镜检:直肠大面积溃疡,肠粘膜凸凹不平,临床诊断:溃疡性直肠炎。行连柏归液汤保留灌肠,3周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脓血便基本消失,30余天后,所有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巩固治疗10天,行直肠镜检,见局部病变消失,病人痊愈出院。

    4 讨论

    溃疡性直、结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此病多属脾虚湿热,但本组病例,病程最长不超过2年,因此,表现仍以实证为主,即以湿热为主,所以,在治疗上应以祛邪为主,而黄 连为清热燥湿之要药,故以黄连为主药。佐以黄柏,加强清热燥湿之作用,同时还可防止黄连久用而产生耐药性。
, 百拇医药
    本方中运用当归,意在改善微循环,因当归有补血、活血的作用,溃疡性结肠炎之出血,为何难以用止血药而奏效,原因在于单纯止血,而溃疡不愈合,血即难止,若溃疡愈合则血自止。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当归能有效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张力,加速血流量,因此,可有效地改善微循环,促进溃疡愈合,研究还证实,当归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因此,可使肠粘膜充血、水肿减轻,加速炎症的吸收。另外,当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学者报告,其镇痛、镇静效果是乙酰水杨酸的1.7倍,因此,可减轻结肠炎病人的腹痛,并能改善病人的睡眠。

    本组病人在治疗时均不做清洁灌肠,因每日都做清洁灌肠对肠道粘膜构成刺激,有时可人为地造成肠粘膜充血、水肿。所以,灌药前,只需嘱病人排空大便即可。

    此法治疗溃疡性直、结肠炎,方法简便易行,病人不需住院,大大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吉林省梨树县中医院

    (编辑李年令), 百拇医药(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