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编号:10124151
食管发霉缘何因?(咄咄怪病)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28日 《健康时报》 2002.11.28
     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 王润华

    老樊是一位66岁的男性退休工人,看起来身高体健。他20年前曾患十二指肠球溃疡,近一个月来上腹不适、反酸、乏力也没在意。不久前吃饼后食管疼痛,自觉有划伤感,第二天发烧38摄氏度左右,自服退烧药后体温正常,但食管不适仍无缓解。来到医院检查时,除皮肤上见丘疹外无其他异常;胃镜检查发现其食管上、中、下段有大小不规则奶酪样白色斑块,剥离斑块后其食管粘膜色红伴糜烂、边缘充血水肿,食管分泌物为大量孢子及菌丝。他的食管发霉了,他患了霉菌性食管炎。

    霉菌性食管炎属于消化道念珠菌病之一,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造成化脓和肉芽肿的病变,甚至可致粘膜溃疡,造成腔道狭窄及穿孔。该病发病年龄从胎儿、新生儿、青壮年至老年,男女都可发病,近20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轻者无症状,重者症状与发病诱因及病变程度相关。

    霉菌性食管炎常伴表现为吞咽困难和吞咽痛,进固体食物、热饮时更为明显,部分病人可有胸骨后或背痛,当发生穿孔时吞咽痛加重且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而吞咽困难及吞咽痛可使病人产生畏食,以致体重减轻。患者除表现局部感染灶症状外,还可因念珠菌的致敏作用而引起皮肤至内脏的过敏反应。皮肤可见湿疹、荨麻疹、环状红斑或丘疹甚至大泡;消化道则表现类似胃炎或结肠过敏;呼吸道症状类似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还可发生眼过敏。诊断此病依靠内窥镜及分泌物涂片。

    内科药物治疗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有合并症时,予以外科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护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本病外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不断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本病防治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防治更有意义。

    (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 王润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