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服用中药 > 服用方法
编号:10123947
良药苦口怎样“长”服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14日 《健康时报》 2002.11.14
     马志高

    提起中药,人们常常想到的是苦而难以下咽的“苦汤子”。良药苦口尽人皆知。

    其实,服用中药除了汤剂之外,传统的中药剂型还很多,如丸、散、膏、丹及现代的中药剂型,如胶囊剂、片剂等多种剂型可供选择。长期用药的病人可请医生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一个合适的剂型,将医生开出的处方中药加工成适宜的剂型,既便于服用,又可以达到药效持久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可以随症加减,因人而用的剂型:

    散剂:是中药古老的剂型之一,将中药材直接粉碎成细粉使用。“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因中药材粉碎后比表面积增大,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出率较高,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散剂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时可适当加些温水或蜂蜜水调服。外用时可以用醋、酒、香油等调匀后外敷。

    胶囊剂:如果散剂较难服用,可将中药材粉碎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既可掩盖药物的苦味及臭味,又易于吞服。而且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服用3~5分钟即可崩解,释放药物,起效较丸剂、片剂要快,吸收好。药物的稳定性提高,不易受湿气、空气中的氧气、光线的作用而变性。

    丸剂:使用适宜的粘合剂将药物细粉制成的球形制剂。根据使用粘合剂的不同,可分为水丸、蜜丸、糊丸、蜡丸四种,以前两种最为常用。“丸者缓也”,服用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散开溶化,逐渐被人体吸收,起效较慢,作用持久,尤其适用于慢性疾病或久病体弱、病后调和气血者。小儿服用较困难。

    煎膏剂:又称膏滋,是指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具有浓度高、体积小、口感好、易保存的特点,有滋补调理作用,是适用于慢性疾病的剂型。(马志高),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