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华诗词
编号:13363406
斗鸡回来话鸡药 ——诗词中的鸡及其药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23期
     莺啼人起,花露真珠洒。白苎衫,青骢马。绣陌相将,斗鸡寒食下。

    回廊暝色愔愔,应是待、归来也。月渐高,门犹亚。闷剔银缸,漏声初入夜。

    这首《斗鸡回》是宋代词人杜龙沙的作品,描写寒食节斗鸡及归来的场景。斗鸡是古代富贵人家子弟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斗鸡回》调名本意即是吟咏斗鸡。

    鸡鸣胶胶唱诗韵

    《诗经》中关于鸡的诗是日常生活的写照,有着普通人的温馨和浪漫,但又往往寓含着深刻的政治含义,用于讽喻朝政、规劝君王,如《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在后世诗词之中,鸡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鸡能报晓,常被用以形容东方破晓、长夜结束,如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毛泽东《浣溪沙》:“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祖逖闻鸡起舞,苦练功夫,报效国家,因此诗人们常用鸡鸣自我激励。如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诗人也常用鸡来表现恬淡的田园生活,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此外,诗词中的鸡还有许多含义。一是用黄鸡比喻时光流逝,苏轼《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二是用鸡鸣表现欢情之促,如六朝民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三是用鸡鸣刻画羁旅之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