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药文化 > 图说本草之《本草纲目》
编号:13359447
葛 今日常用药 古时作衣裳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24期
     图说本草之《诗经》

    葛,又名干葛、甘葛、粉葛、葛麻茹、葛子根、黄葛根、葛条根,为蝶形花科藤本多年生落叶植物。其根、藤茎(葛蔓)、叶、花、种子(葛谷)皆可入药。葛根为常用中药,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经,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之功效,可用于头疼项强、消渴、泄泻、痢疾、高血压、心绞痛、耳聋等的治疗。

    葛还有其他用途。葛根做粉可食,葛的嫩叶也可食用。葛花可用于解酒,唐代韩翊诗云:“葛花满地可消酒。”

    葛自古即是织布的纤维材料,成为重要经济作物。《周书》云:“小人得其叶以为羹,君子得其材以为君子朝廷夏服。”东汉史学家袁康的《越绝书·越地传》载:“葛山者,勾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可见种葛也成了古代国家层面的行为。

    《诗经·周南》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其中叙述了葛的长势旺盛,收获后可做成布。《诗经·小雅》曰:“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可见用葛制衣和鞋在当时已很流行。其他古诗中更有大量描写葛纺织物。如唐代李白《戏赠郑溧阳》曰:“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诗曰:“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代白居易诗里还有“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之句。宋代陆游《夏日小宴》云:“试问炎歊在何许,夜阑翻怯葛衣轻。”

    气象学记载,我国自唐代后气候变冷。葛衣只适夏季穿,加上善能御寒的棉花被引进、种植。葛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在古诗文中才能看到葛衣那数千载的辉煌。

    此《葛图》,落款为《诗经·王风》“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之句。采葛是古人的日常劳作,足见葛布使用的历史绵长与普及。该画采用古朴的白描方法绘制,以人们熟知的诗经明句落款。不加雕琢,唯有幽幽的思古之情。(刘景曾), http://www.100md.com(刘景曾 山东省青岛市杏林书画院)